“两会”系列报道:聚焦共识 建言献策(2)

“两会”系列报道:聚焦共识 建言献策(2)

从“开局年”到“关键年”

新常态下深化改革将继续

2014年,深化改革的大潮在华夏大地涌起,改革部署出台的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4年12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总结称,全年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此外,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

过去一年,改革涉及面很广,关注领域贴近老百姓生活,给国家、社会、人民生活面貌带来显著变化。今年从“开局之年”进入“关键之年”,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统领下,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将成为“两会”继续关注的热点。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看来,“两会”有几千个问题要讨论,但不外乎四大领域,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格局,“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中国用全球视野发展自身经济的典型实践;二是国内经济调整如何引领新常态;三是经济建设与社会转型所需要的公共服务环境,涉及行政、法制等方面的改革;四是资源环境问题,如雾霾、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矿山资源等的治理与利用。这些都要靠更广更深更有效的改革来推动。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要想保持健康的发展,只有靠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不能像过去那样靠投入、靠对资源的过度浪费来提升速度。要通过自主创新、通过技术的引进,到集成创新,到原始创新来推动发展。这恐怕是理解新常态的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努力建言献策 提案议案涉及广泛

事实上,“四个全面”覆盖面极广。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盘点的“两会”看点中,“收入分配”、“反腐倡廉”、“医疗改革”、“养老改革”、“环境治理”、“依法治国”、“教育公平”、“从严治党”、“住房保障”和“就业创业”等当下中国发展中的焦点问题,无不与“四个全面”息息相关,这些也都是代表和委员们建言献策的主要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准备了编纂民法典、不动产登记相关的议案建议,他认为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中的一个社会规律,任何国家都不可回避。国家治理当中很多基本因素的问题要靠法律来解决。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有一些不足,“全面”推进就是要弥补这些不足。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代表委员们提案、议案涉及十分广泛。如民生方面,失能老人养老、清洁能源利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等问题;教育领域,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多元化等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加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合作研究、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奖等建议。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