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既需要抓好党组织组建,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也需要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党组织真正发挥作用,更需要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将社会组织培育成为党领导下的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主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力量。具体来看,我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育不足、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兼职人员多、从业人员职业化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也是造成社会组织党建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必须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中央已经明确,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成立这些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对行业协会商会,要求在职能、机构、人员、财务、资产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一业多会。要贯彻中央精神,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促进政社分开、依法自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落实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组织提升实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化水平。还需要尽快明确社会组织党组织功能定位,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理顺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需要与管理制度改革统筹考虑。对于四类实行直接登记制度的社会组织,由于没有了业务主管单位,需要明确新的党建工作责任主体。现有的几种社会组织党建管理模式各有千秋,但从推进工作的力度、可持续性和改革的协同性考虑,天津、山东、宁夏等12个省依托民政部门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的做法值得借鉴。这一模式适应直接登记、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可以将党建工作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有利于在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改变原有党建责任主体后,做到顺利承接。结合社会组织管理业务工作推进社会组织党建,是民政部门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山东、广东等地“四个同步”的做法(即社会组织登记与党组织设立同步审批,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与党组织建设同步年检,社会组织负责人换届与党组织负责人换届同步调整,社会组织与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同步开展),河北、天津等地“双报双推”的经验(即在社会组织登记申报和年检申报时,推动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推动已建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继续实行双重管理体制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原有框架需要继续发挥作用,组织部门抓总指导,业务主管单位主要负责,民政部门积极配合,同时探索改进各方的分工和工作机制。
3.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式,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社会组织种类繁多,活动领域覆盖广泛,人员构成多种多样,工作方式灵活多变。需要根据社会组织的特点和实际,探索党建工作规律,创新党的组织方式、活动方式和党员管理方式。要改变重“建党”轻“党建”的做法,不能片面追求提升党在社会组织中的组织覆盖而忽略了党组织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社会组织党员少的特点,需要更加注重从社会组织中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及时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根据社会组织兼职人员多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探索兼职党员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解决“有党员无组织”和“口袋党员”的问题。可以推广山东探索的“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全程作用”的“兼合式”党组织设置方式,把兼职党员纳入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根据社会组织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可以灵活采取联合组建方式,借鉴一些地方一些行业探索的组建行业党委的方式,发挥一些联合性社会组织在同行业、同领域社会组织党建中的枢纽作用;在社会组织聚集的区域,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或孵化基地等机构建立党组织,统一规划建立区域性党员活动中心,发挥其辐射作用。
4.加强教育引导,保证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可以采取一些地方探索的“双培”机制,将社会组织中的业务和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社会组织骨干,强化党在社会组织中的工作基础。要促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在社会组织建设中发挥作用,监督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依法依章程开展活动,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要在社会组织中深入宣讲和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组织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成为党和政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助手,引导广大社会组织成员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要加强对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社会组织负责人队伍。近年来我们已经重视了这方面的工作,通过“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支持地方登记管理机关和社会组织开展培训,平均每年培训社会组织负责人1万多人;2012年我们还会同中组部举办了首批全国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各地参照这一做法,仅当年就举办130多期党建培训班,培训党组织负责人15000多人。今后还可以探索将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纳入党员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以及各地各部门干部学院开展培训,推进培训的经常化、正规化。
5.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近年来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把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和党建等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建立了社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把社会组织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积极探索适合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管理思路,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取得很大成效。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落实对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税前列支、财政支持、党费拨返等政策,确保社会组织党组织有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关心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为他们放手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在各级党代表中增加社会组织党代表的比例,在党组织和党员评选先进、表彰奖励等方面,让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可以平等享受政治荣誉。
[作者简介] 窦玉沛,民政部副部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