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家网视点第6期】中国好声音:反腐没“铁帽子王”

【宣讲家网视点第6期】中国好声音:反腐没“铁帽子王”

编者按:“铁帽子王”这个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有名词,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指世袭罔替的王爵。近期官方多次提及“铁帽子王”,是释放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层誓与权力寻租等利益集团做斗争,坚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信号。

【首次提出】

2015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时,借用了“铁帽子王”一词:腐败没有“铁帽子王”,反腐败绝不封顶设限

过去一年,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从坚决查处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到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狠抓惩治“四风”问题;从努力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到巡视利剑高悬、形成持续震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腐败没有“铁帽子王”,反腐败绝不封顶设限,我们党以铁腕反腐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

——摘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持续升温】

2015年2月初,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不得罪腐败分子 就要得罪13亿人民》,再次提到“铁帽子王”:在贪腐问题上,没有人能当“铁帽子王”。谁违反党纪国法,不论是什么人,不论担任过什么职务,都决不姑息。

2015年3月2日下午,2015年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资深外交官吕新华连续第三次担任发言人,反腐的话题让发布会迅速进入高潮。“在反腐斗争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绝不封顶设限,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吕新华在回答有关反腐风暴问题时的表态,再次为“铁帽子王”添了一把火。

【用意何在】

“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的说法令人耳目一新,也必然使政治风气焕然一新。“铁帽子王”这个词,以前并不多见,但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和“大老虎”的相继落马,如今成为了一个新热词。在人们思维、印象中,“铁帽子王”位高权重,呼风唤雨,威风八面,简直就是权力的化身,得到的多是实惠,少有受到惩处。但近年来这一传统被打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政府履职以来,在破除全面深化改革的体制阻碍方面,屡屡有大动作,包括反腐领域对一些具有“铁帽子王”性质的利益获得者说不,甚至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现象用党纪国法来匡正,而且是不设上限。

“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重点不是在暗示具体谁是“铁帽子王”,而更像是一种宣誓,将反腐倡廉推进到底的一种宣誓。官方多次提及“铁帽子王”的背后深意,不是传递哪一个大老虎将会落网的讯息,而是释放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层誓与权力寻租等利益集团做斗争,坚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信号。

【延伸阅读】

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和“铁帽子王”一词用意相近,所谓“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据考,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契”,即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丹书、铁契、金匮、石室”,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将皇帝与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和保证“铁券”安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反腐浪潮,不仅涉及政府人员,也涉及国有企业等,背后隐含着习近平的一个治理思路,也是一个大智慧,即以反腐树权威、促改革,坚决克服地方政府和部门利益保护,坚决破除分利集团的改革阻力,力推全面深改,为民谋利,不惜得罪权贵,不惜得罪既得利益,此为政治家、改革家之范。在中国发展现阶段,腐败没有“铁帽子王”,反腐没有免罪“丹书铁券”是反腐斗争中发出的最强“中国好声音”。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