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个之年”的四则运算(3)

中国“四个之年”的四则运算(3)

乘法:创新驱动 智能驱动 谋动力更新

中国正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加紧建设世界最长、技术最先进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工程——“京沪干线”,同时还在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

“量子信息科技给了中国一个伟大机遇——从经典信息技术时代的跟随者迈向未来信息技术的领跑者。而这项处于产业化前夜的技术未来市场空间远超千亿元。这就是科研创新的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智能驱动、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报告强调,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原创性不高、很多技术受限于人,已成为中国产业发展新阶段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

“通过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已经成为下一轮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举措,它所产生的效应会是乘方级的。”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专家叶培建指出,实现创新驱动不仅在于投入,还在于人才培养、创新氛围的形成等。如果没有这些配套因素,效果肯定会打折。

为了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了包括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在内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来扶持和保护创新创造。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