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讨

天津: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讨

摘要:会议探讨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阶段和理论创新,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空维度、新常态和五大战略机遇叠加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以及京津冀协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圈城市体系与经济发展、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天津自贸区发展战略,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一些不当倾向等亟待解决的议题。

编者话:天津社会科学院和市环渤海经济研究会近日举办了“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高层研讨会”,来自北京、河北和天津的有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探讨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阶段和理论创新,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空维度、新常态和五大战略机遇叠加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以及京津冀协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圈城市体系与经济发展、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天津自贸区发展战略,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一些不当倾向等亟待解决的议题。以下是重点发言的部分摘要内容,以飨读者。

一、新常态: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新概括与新实践

李家祥(天津社科联原党组书记、天津师范大学教授):面对后世界金融危机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党中央做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括并逐步予以深刻阐释,这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创新。第一,体现了中国跨入新阶段的新需要。考察世界追赶型经济体的发展历程可见,较成功实现目标的国家和地区,如德国、日本、韩国等,一般都经历了三至四个阶段,即起飞阶段至高速增长阶段、中高速或中速阶段、中低速或较低速阶段。不同阶段反映了其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情况,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主要途径也不同。中国近年来经济总量增速的下降和快速发展支撑条件的变化表明已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能否顺利走好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因此以新常态来概括和分析我国的发展新阶段是客观使然,是具有前瞻性的体现。

第二,梳理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特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方面概括了三大特点。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又说明了九个阶段性特征,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角度剖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这些分析逐步系统化、专业化、具体化、科学化,论证了进入新阶段的依据。

第三,揭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内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说明了四个转向,即发展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为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四,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思路。可以归纳为:一个大逻辑: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三个要和八个更加注重,五个主要任务。这种顶层设计具有统领性、系统性、针对性和理论支撑,和意义、特征、内涵等分析一起构成了新的理论体系。这一发展中的特色经济理论将会指导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实践。

陈万钦(河北省政府研究室工贸处处长):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把握好时空维度。需要把区域发展政策与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把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有机结合,要重点把握和处理好七个方面问题:第一,把握缩小区域差距的时空维度。京津冀协同发展最难的是缩小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细分区域,分批缩小京津与河北整体差距,改革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和户籍制度附着的利益。第二,把握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时空维度。目前,京津冀地区处于从都市圈向城市群的过渡阶段,应不断完善京、津大都市圈发展需要的放射型轨道交通和城市间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设施,促进城市群之间分工与联系。第三,把握创新园区和产业园区的时空维度。统筹规划调整创新园区布局,构建研发方向相对分工的京津冀自主创新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发挥对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支撑作用。第四,把握服务业园区与工业园区的空间维度,统筹区域之间与城市内外的服务业园区布局、统筹区域工业园区与服务业园区布局。第五,把握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时空维度。在空间上引导企业向盈利能力更高的地方转移,在时间上按照赢利差异的大小逐步转移。第六,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时空维度。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按照生态环保和循环发展要求,规划建设城市、产业和园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第七,把握消除贫困带、转移就业与生态建设的时空维度。促进贫困带青年转移就业,创新帮扶形式,将扶贫资金落实到农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等具体项目上,发挥农村资金使用效益。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