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用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含义之八

摘要:“四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把握、全面坚持,须臾不可偏废。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纲领,“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我们在学习和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候,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存在状态的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坚持用这样的观点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首先,用永恒发展的观点加深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在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在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在重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从而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此后,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就把“两个全面”进一步扩展为“三个全面”。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不久,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至此,把“三个全面”首次扩展为“四个全面”。 对“四个全面”的定位也有个发展过程。最初,这“四个全面”是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要求以及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提出来的。2015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由此可见,这“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责任编辑:张小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