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管理干部的弦一刻不能松

从严管理干部的弦一刻不能松

从严治党,重点在从严管理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扫“四风”、铁腕治贪腐,清风正气扑面而来,干部队伍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但仍有少数干部懒政怠工,期盼当“太平官”、“逍遥官”;个别干部心存侥幸、不知收手,打着“擦边球”干违纪违法的事。因此,从严管理干部一刻也不能放松。

要建立干部“蛛丝马迹”问题发现机制。从严管理干部,重在平时,抓早抓小。对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关键要在问题发现机制上下功夫。一是要破除问题发现“被动化”的困局。干部监督管理时常出现“后知后觉”和“慢半拍”的现象,有的干部在受到刑事处罚前没有受过一次党内处分,甚至连诫勉谈话都不曾有,而查处后却暴露出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干部的情况掌握不起来、掌握不及时。对此,要进一步充实干部监督工作的力量,主动做好干部信息的收集,掌握干部管理的主动权。二是要解决干部信息“片面化”的难题。对干部的情况掌握得越丰富,就越能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部门、系统之间对干部的信息各自为政、沟通不畅,随着人员变动造成的干部信息“断档”等情况比较突出。要建立干部全息动态信息库,整合纪检、公安、信访等各方面情况,全方位记录干部在不同时期、不同单位和不同岗位的各方面情况,既了解干部的现在,也掌握干部的过去,增强干部管理的针对性。三是克服干部管理“随意化”的倾向。通过建立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并根据研判结果及时进行相应的人员轮岗调整、开展谈心谈话,努力使干部管理既“治已病”更“治未病”。

要“分类施策”提升干部管理的针对性。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关键是要及时解决问题,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结合到基层来看,特别要注重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岗位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一是要把从严管理“一把手”摆在突出位置。对“一把手”监督难,难就难在责任和权力的统一。要实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财务、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和行政审批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统筹和监督上。二是要切实解决“苍蝇扑面”的现象。基层干部,工作生活在一线,是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落实者,其不良作风将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但基层干部人员广、数量大、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既要持续开展基层干部办事不公、惠民政策缩水变样等方面的整治,保持高压态势,也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要统筹把握处理好干部管理的几个关系。一是能干与干净的关系。将“能干事、干成事”作为管理评价干部的首要因素、甚至唯一因素,忽视干部的“德”,就可能引发一连串“蝴蝶效应”,使得干部队伍中既廉又勤的少了,导致“能人腐败”不断显现。因此,从严管理干部,必须真正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任要求,牢固建立有才无德坚决不用的观念,促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二是重拳惩治与容错试错的关系。对不作为和乱作为,必须坚决惩治,毫不留情。但绝大多数干部是有冲劲、想作为、敢担当的,在复杂繁重的实际工作中,他们有时由于认识不到位、方法不正确,难免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对这些失误,应注意甄别,建立容错试错的保护机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具体分析评判,做到情理法相结合,注重保护干部,不断激励干部想做事、做好事、做成事。三是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的关系。从严管理干部始终是组织部门的第一要务,不能有丝毫懈怠。当前基层干部任务很重,面临的矛盾很多,承受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在给干部交任务加压力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对干部的人文关怀、情感关怀,注重干部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探索研究激励保障机制,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心情愉悦地努力工作。

(作者系重庆市渝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