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掌握科学方法论,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对利益关系的触及也将越来越深。为此,要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一般与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在统筹协调中精心谋划,从而提高处理复杂课题的能力。
坚持准确把握客观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系统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局部孤立地观察事物,真正掌握规律。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既坚定不移坚持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又能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我们要反对工作中的盲人摸象、削足适履、坐井观天、揠苗助长、画蛇添足等错误的方法。长期的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方法,都可能给我们改革和发展事业造成损失。要坚持做到“变”与“不变”的统一,使主观世界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既要反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超越阶段的拔苗助长和各种主观主义的拍脑袋决策,也要反对在变化的实际面前守株待兔的无所作为。
善于协调、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中各种利益、各种主体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和结合点,坚持最大公约数,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从江苏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看,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需要我们找准建设新江苏的客观基点,找准江苏发展的“变”与“不变”。一方面看到江苏长期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宏观背景下,全省经济总量仍有突破、质量仍有跃升、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全国第一、政府改革和民生建设多年“先行军”的“不变”。另一方面要按照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总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着力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以此作为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和引领各项工作的总纲领。要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运动原理,在应对共性的矛盾和问题的同时,努力把中央通过的各项改革方案落到江苏的具体发展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新常态下做好各项工作的方法和经验。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统一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动,动员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照“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总要求,主动对标找差,强化问题意识,抓住关键和要害,推出务实管用的新举措,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江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执笔人:陈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