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新常态”看上海经济再定位

从“两个新常态”看上海经济再定位

从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中高速赶超型增长的要求来看,上海经济增长尽管不需要单纯的数量型GDP增长,但必须保持一个具有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增长的GDP水平,这既符合一般高收入水平经济体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上海继续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高速赶超型增长的任务和要求。这不同于以往的GDP增长要求,而是一种新增长和高标准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

上海未来增长动力不是单一选项,也不是依次通过“投资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的线性选择顺序,而应当实施“创新驱动与财富驱动双融合战略”,即通过对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和升级转型、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上海进入高收入经济体以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等现实要求,发挥财富驱动的效应,加快金融、贸易等高端服务业发展

思考当下的上海经济发展,必须从世界经济新常态和中国经济新常态双重背景出发,判断上海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目标、新战略和新思路。

国际环境:结构性调整和再平衡

2015年,世界经济从增长格局和特点来看,全球恢复性增长呈现分化:除美国短时期复苏增长较快以外,欧洲复苏依旧缓慢,日本经济因为财政困境出现新的不景气,新兴经济体增速出现明显下滑。从宏观经济政策来说,各国货币政策也出现分化,美国已经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并日益形成加息的市场预期,日本、欧洲经济体则会实施新一轮宽松政策。从全球结构调整来看,美国、欧洲国家继续实施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以及着力启动科技创新和新能源革命,部分新兴经济体现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化解和调整。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全球性大规模同步快速的复苏和增长。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分化复苏甚至面临陷入全球性通货紧缩现象和特点,其背后则反映了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实现再平衡过程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极有可能面临一个周期性的发展新常态。

所谓世界经济新常态,是相对于过去一个世界经济长周期发展中的旧常态而言的。旧常态下的世界经济,主要指过去一轮增长的长周期内世界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主要是依靠全球化资源配置、科技革命和创新、新兴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发展推动的世界经济大繁荣大发展的特征。世界经济新常态,指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增长衰退,全球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和再平衡的过程,经济增长面临去杠杆化、再平衡以及新的动力转换,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资产负债表重新修复、消除经济收入不平等、注重增长质量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等新常态下的一系列新选择。世界经济目前尚处在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中,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深层次结构性调整和修复,才能真正走向新常态,世界经济也才有迎来一个可持续、稳定且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新周期。

从未来发展看,世界经济新常态包含这样几方面的深刻内涵:一是世界经济结构面临深刻调整和重构,特别是全球化推动下的传统分工体系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生产型经济体(如中国、印度等)逐渐转向扩大内需并培育内生性增长动力; 传统的消费型经济体(如欧美等)逐渐实行再工业化并扩大实体经济份额; 传统的能源型经济体也会随着页岩气技术等新技术和新能源革命而发生结构性调整。二是世界经济地理板块和结构会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而发生新的变化,原来主要由欧美日主导世界经济增长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三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发生新的转换,后危机时期新科技革命和新能源革命将掀起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周期,全球范围内的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将会逐步形成。四是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重大调整和重构,特别是随着TTP、TTIP以及TISA、RECP等谈判和建设不断加快,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一轮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构基本完成。五是中美经济新常态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经济新常态和再平衡正在调整和形成过程中,表现为美国在强调消费拉动的同时,也在扩大工业化和再工业化;中国开始积极扩大内需。如果中美之间通过各自努力达到战略平衡,达到一个更高层次再平衡,形成中美经济新常态,这将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