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对外开放思路(3)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对外开放思路(3)

五、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是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也是建立世界最大的、最具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的核心目标和核心任务。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开放、最具竞争力、最强大的经济体、贸易体和创新体,就是建成开放型经济强国、贸易强国、创新强国,通俗地讲就是从数量最大国到质量最强国。为了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就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统筹“两个大局”,制定中国全球发展与安全战略。一是从“中国”发展大战略到“世界”发展大战略,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从主要配置国内资源转变为同时配置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从主要开发利用国内市场转变为同时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充分运用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拓展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积极主动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应当主动向联合国建议,联合国预算应当至少达到世界GDP总量的万分之一,并主动增加对联合国缴费额,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为提供全球性安全事务治理作出更大的贡献;继续倡导并增加中国及其他南方国家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的注资,从第三大股东国成为第二大股东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承诺未来成为第一大股东国,为参与全球宏观经济稳定治理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作为G20国家之一和南方国家代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事务和政治事务治理,更加主动提出“中国建议”“中国方案”,使之成为“世界方案”的一部分;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中最大贸易额的成员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服务便利化,坚决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进一步推动多边和自贸区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更加注重“走出去”。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提升开放层次维度。把握大局,使合作成为主流。中国应带头主动调降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巨大、更开放的“中国市场”。可以考虑,从现在起到2020年前后单方将关税平均税率由当前水平(9.6%)降低一半,甚至更低,接近或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成为最开放的、最大的进口市场。其次,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带头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服务便利化,探索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积极成为新一轮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领导者。再次,大力开放和发展服务业,建设服务贸易强国。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比重仍低于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201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396.4亿美元,相当于货物贸易总额(41596.9亿美元)的13.0%,也反映了在加速发展服务贸易方面还有巨大的空间,也会带动国内服务业的大发展,应力争到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比目前翻两番,占全球服务贸易比重提高一倍,超过德国和美国,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第一大国,并成为大规模吸纳高等教育人口的就业主渠道。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各种有利因素,近十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未来应进一步健全对外投资促进体系,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投资世界。力争在2020年对外直接投资额至少比目前翻两番。进一步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利用配置各类优质资源,培育一大批世界水平的中国跨国公司,使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兵团”数(2013年为85家)翻一番,不仅在数量方面超过美国(2013年为132家),最重要的是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加速缩小差距。特别重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去”的作用,以互联互通带动全面“走出去”。

扩大与南方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一是使中国成为南方国家最大的进口市场。可以考虑,在2020年前,进一步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优惠范围,旨在实现零关税覆盖面达到95%以上,并将零关税待遇适度扩大至所有低收入、中低收入国家,建议商务部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提出国家名单表,加快实施。二是实施“中国援助计划”,制定中国政府(官方)全球对外援助中长期规划,增加该援助占GDP比重,可以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达到GDP的0.3%;第二步达到GDP的0.5%;第三步达到1.0%或以上,成为世界最大的发展援助国,其目的是援助南方国家,帮助提高发展能力,推动受援国发展与转型,这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减少贫困人口、农业与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电力、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参考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等的模式,建议在商务部对外援助司的基础上设立中国国际发展署,在南方国家专设专职机构,负责与所在国中国发展援助项目设计和实施。以此作为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受援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扩大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要求“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就需要不断巩固地区安全合作;大力发展公共外交平台;积极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公路网、铁路网、通商港口和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区域性自由贸易,推进跨境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争取在2020年之后边贸实现全覆盖自由贸易;加强能源资源领域共同开发和建设;推进本币结算和人民币发挥区域性国际货币职能;大力推动内陆和沿海通关协作,抓紧制定和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规划的具体方案。

总之,为了建立最开放、最具竞争力、最强大的经济体、贸易体、创新体,就要更加开放、主动开放、全面开放。与此同时更好地处理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越是对外开放越是要重视国家安全,反过来,越是主动对外开放,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国家安全就越有保障。我们建议国家有关方面能够制定中国对外开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从世界范围和长远视角为实现上述目标作出更富有远见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使得全面开放的红利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