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生态致富新理念

牢固树立生态致富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我省是传统引擎驱动的经济大省,急需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开辟新的绿色发展空间。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生态资源条件,做好生态经济这篇大文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是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举措,也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省委书记周本顺在沿太行山脉山区县调研时强调,要推动思维创新,树立生态致富新理念,把太行山变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建设,通过打造良好生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生态致富对我省尤为重要

树立生态致富新理念是我省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传统的发展方式致使我省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较为严重,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我省的必然选择。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树立生态致富新理念,就是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新型发展道路。环绕京津的特殊地理区位,也使我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绿水青山中创造金山银山,不仅是我省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生态致富是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省不同地区之间的城镇化水平、人均GDP、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太行山、燕山、坝上等地区既是我省的生态脆弱地区,同时也是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滞后。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现实国情省情决定着这些地区不可能走资源粗放开发和传统工业化道路,只能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生态致富之路,必须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全省人民共同富裕。

走生态致富之路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于民,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也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走生态致富之路,创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和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省发展生态致富产业潜力巨大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我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生态资源丰富独特,发展生态致富产业潜力巨大。

一是生态发展空间较大。我省地域广阔,宜林宜草面积较大,燕山、太行山、坝上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缺林少绿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生态建设大有可为。通过加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将生态脆弱地区建成流水潺潺、郁郁葱葱的山水秀美之地,能进一步扩大和优化生态空间,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