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五大启示(4)

外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五大启示(4)

审查评估是推动军队改革的动力

美军认为,失败可能成为推动军事改革的动力,而胜利却可能成为妨碍改革的阻力。军队打赢一场战争后,很容易犯“胜利病”而不求变革进取。正是着眼及时汲取失败教训和有效克服胜利阻力,二战后美国高层确立了军事审查理念,逐步建立了国防部、参联会、国会、国防科学委员会、军内外研究机构五个层次的改革发展评估审查机制。尤其是世界新军事革命以来,美军的军事改革和转型面临着几乎无先例可参照、无坐标可校正的“领头羊困境”,自我审查与反思既是其前进推力,也是必然选择。俄军和多数国家军队,也先后建立了类似的军事审查监督机制。

这种军事审查评估,就像对军事体系的定期体检,是激发改革动力、改错纠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外军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这样的机制,军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纠正,军队改革就难以抓住真正的核心症结,甚至导致积小错为大错,变小患为大患,造成历史性被动和长远损失。总的看,无论是美军主动求变的改革,还是俄军反复试错的改革,都得益于审查评估与反思,但主动的反思,明显是使美军长期居于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

对任何远离战争和战争威胁的军队来说,军事机器都很难避免逐渐长出“和平之锈”。在军队改革中,我军也应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改革,逐步建立起法制化体系化的军事审查评估机制,以不断铲除“和平之锈”。特别应在军委总部决策中,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建立一套完整的多方面、多类型、多渠道的评估论证机制,广泛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质量。尤其是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更应着眼通过这种审查评估机制,在选准方向、科学决策、强化控制、绩效评估上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考虑借鉴美军通过参联会“吵架机制”,实现“主观为军种、客观利全局”的做法,在战略层面建立起符合我军特色的决策议事规则。

人是决定性因素

人是军队改革的主体,但在一定意义上说,又是改革的客体,因而往往成为军事改革发展成败的根本。认识到这一点,已成为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和主动权的重要条件。

外军实践表明,重大军事改革,不仅需要最高决策层的决心和勇气,还必须有一大批骨干中坚去精心设计和科学推动。美俄的改革历程,无不是将精心挑选改革精英担当要职,作为重要的举措,以促进改革的实质推进。同时,外军在改革中,大都把对人的思想和精神塑造,作为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决定因素。美军自二战以来所进行的四次大改革中,越往后的深入发展,越重视人的作用。曾任美国战备司令部总司令的小布鲁斯·帕默上将说:“让合适的人去干合适的工作,从许多方面讲都比体制重要得多。”美军在冷战后所进行的军事转型中,已明确将改革指向分为物质、思想、精神三个层次,同时认为这三个层级并不是简单的递进关系,思想高于物质,而精神的作用则远远大于思想。荷兰军队认为,在军事改革中,人员素质改造将成为最难逾越、也是开销最大的障碍。瑞典军队更是认为,谁忽视了提升人的素质,谁就会犯下用数十年时间都无法弥补的巨大错误。只见物不见人的改革,必然是一场闹剧。

对我军而言,重视人的因素和精神质量,历来是我们的重要优势。但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优势也正面临着现实的挑战,毋庸讳言,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外军与我军对人的重视,对思想和精神的重视,已出现了反向剪刀差的趋势。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官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的信赖,培养革命军人忠诚可靠、英勇无畏的精神。”因此,在军队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我们必须将人的因素提高到首要地位加以重视。见物不见人的改革早已被外军所抛弃,更不能成为我军改革发展的羁绊。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