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漫吸引力严重不足
大学生群体普遍比较年轻,很大一部分是动漫爱好者。在调查中,近30%的大学生每月在观看动漫图书、动漫节目、参加动漫展览上花费的时间超过3小时。
但值得注意的是,5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他们选择的动漫作品完全没有国产内容,37%的大学生选择的动漫产品中国产内容不足20%。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动漫消费的主要选择仍然是日本、美国等国外的动漫产品。这反映出我国的动漫产业目前仍然停留在低幼化的水平,距离全龄化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总值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14.84%。去年,我国动画电影票房走高,向全龄化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但国产电视动画产量继续走低,全年产量为411部,同比下降13.4%。爱奇艺发布的《中国动漫指数报告》显示,7-13岁的儿童仍然是国产动漫的主流观众,比例达到46%;18岁以上动画观众占比上升至16%,但从针对18岁以上成人动画产品的质量来看,2014年与2013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这一代的大学生是在日韩动漫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当时优秀的国产动漫作品还较少。先入为主的认知结构影响了大学生对动漫产品的接受取向,相对国内比较死板、充满说教的动漫作品,日本的动漫产品在主题和形象选择上更轻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更大。”金元浦分析说。
祁述裕认为,国产动漫作品大多是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动画片,相比之下,日本和美国的动漫角色设定更贴近成年人的心理,更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消费喜好。
“国产动漫的创新性和开放性仍需提高,不仅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营销模式,还要加强自主创新,打通‘动画片创意+电视电影+游戏+品牌衍生产品’的产业链,以满足大学生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魏鹏举建议,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动漫产品的设计当中,将新鲜的创意注入动漫产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