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华爱国主义(2)

新时期中华爱国主义(2)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这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中华爱国主义所作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它精辟地阐明了中华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属性。列宁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这是两个不可调和的敌对口号,这两个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两大营垒相适应的口号,代表着民族问题上的两种政策(也是两种世界观)。”我们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爱国观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是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毛泽东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已经为历史的事实所完全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不是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的战争,而是中国人民(也包括日本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它既是中国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是中华爱国主义的大发扬,也是其国际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和巨大牺牲,为全人类的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本的侵华战争,不仅是损害中国人民、损害世界人民的,也是损害日本人民的。日本投降,也使日本脱离了战争的苦难,日本人民才得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以至富裕的生活。

毛泽东的这一论断,不仅对于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来说都是正确的,而且对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切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的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来说,都是科学的理论。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使全人类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民族的压迫和剥削,把全世界划分成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资本帝国主义既剥削和压迫雇佣奴隶,又剥削和压迫殖民奴隶,从而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发展成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这样,就把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而,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华爱国主义就已经成为具有国际主义属性的爱国主义,中国共产党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抗日战争的行动,就是国际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