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中华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具有了新的内涵。与新中国建立前相比较,爱国主义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中华民族已经拥有自己新的独立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摆脱了被压迫民族的卑下地位,成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立国家。祖国已经旧貌换新颜,因而爱国主义就有了新的内容。以前主要任务是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在则主要是保卫和建设祖国,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独立自主,不受外侮。二是中华民族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工人阶级已经成为民族的领导阶级,人民有了自己的国家,成为国家的主人。随着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中华民族已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精神面貌和社会政治面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现今的中国,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民族观、国家观。它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决不相容而且是互相对立的,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坚决反对一切民族分裂主义。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成为中华各族儿女热爱祖国的共同道德追求。
中华爱国主义已经并将继续进一步对人类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59年前,毛泽东主席已经指出:“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但是要谦虚。不但现在应当这样,四十五年之后也应当这样,永远应当这样。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
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广大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已经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华爱国主义的总命题,新篇章。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集中了新时期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既继承了传统,又具有创新的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能量。中国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放飞中华儿女的梦想,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中国梦,体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人一定要有理想。当然,“我们不会为了理想而忘掉现实,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恩格斯),但也不能为了现实而丢弃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伟大理想就是现实的精神力量。“神奇的预言是童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列宁)。中国梦,正日益梦想成真。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