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解释不只一种

民主的解释不只一种

西方模式之外,我们需要在集中与民主、效率与公正的平衡中探索出一条新路。

民主、自由、法治等观念作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其解释权也属于各国人民,而绝非少数西方国家。因此,具体政治制度在各国有很大不同,就连美国一直认为是“民主国家”的英国和法国,也存在着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和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的区别。即便是美国自身,也是发展在前、民主在后的。美国在建国后200年左右对于选举权还有基本的财产和纳税要求,只有尽了社会义务的上等纳税人才有民主权利,自身难保的穷人、文盲、家庭妇女、有色人种都没有选举权,直到上世纪中叶中产阶级壮大后才搞普选。

一些西方学者主张在“无知之幕”的后面,遵循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尽管该方式能够获得较大程度的社会价值认同,但仅有社会伦理原则和政治原则是无法解决政治的整合问题的,何况“无知之幕”并不存在。具体历史背景下的人具有历史延续性和继承性,所以我们还需要诸如在理性的基础上发展出的高级道德资源等的供应和系统支持。换言之,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民主必须与本国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相结合,否则很难有效运作起来。

事实上,“无知之幕”等理论本质上也镌刻着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印记,支撑其正义伦理和民主政治理念的文化根基无非是梭伦改革和基督教教义的延伸,因为基督教对于西方文明是须臾不可或缺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具体的制度设计,并非单纯是超越社会实践的精神现象,它与社会实践的变化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其构建与发展首先是一国社会生产方式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为政治制度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内在根据和相应的物质文化基础。民主是一个体系和手段,而不仅是一个口号,其形式也应是多样化的。一个国家的好坏并非都归因于民主。如果条件不具备,民主的到来并不是福祉,反而成为祸害。美国式的“两党竞争”民主模式如果在一个缺少同质性“基因”的社会实施,就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恶果。如果不能心平气和地看待民主的利弊,不能客观地评价“中国模式”在现阶段的合理性,我们就无法打破福山“历史已经终结”的魔咒。事实上,在西方模式之外,我国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即在集中与民主、效率与公正的平衡中探索出一条新路。

由于西方国家掌控着舆论传播渠道,世界上关于中国的报道无论从观点取舍还是从角度安排上都充斥着西方的立场。在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安排之下,任何一种非西方口味的政治制度都会受到严厉的讨伐,被贴上“不民主”、“专制”,乃至“无赖”的标签。西方为我们设计的“理论”、“道路”如何精妙,与制度能否在现实中生根并发挥作用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因为制度生存往往与特定的文化土壤有关。换言之,制度不能从单纯的政治思想出发理想地建构,更难以机械地移植和照搬,因为外在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与“隐形的制度”互补。例如,一辆汽车相对人的不同需要,就具有多维的价值关系:科学研究的、审美的、经济的意义,等等。主体必然会选择客体的某些价值而放弃其他价值,任何的“价值”都必然是非普世的,因为“价值”是由主体所决定的。国际关系既不浪漫,也不虚幻,而是各种利害考量的结果,是赤裸裸的现实的反映。当某些政治势力自诩某种“世界观”是“普世价值”,最有可能性的是出于“迷信”或“忽悠”他人,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如美国之所以一再倡导“新自由主义”,其盘算的就是利用它的美元霸权,通过操盘外汇、期货等资本市场,或金融殖民,巧取豪夺世界财富,或干涉别国内政、扶持其政治代理人,或不见血地搞垮别国经济民生,维系其“世界警察”地位。

民主本身具有内在的张力和冲突性,这已是世人皆能看到的事实。当前,全世界还缺乏对民主的确切的、普遍接受的定义。强权国家从程序因素理解民主权利,这种观点已被广泛批判。联合国大会也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不断通过决议确认,一国享有选择其政治道路的权利。今天,全球经济和生态变化以及由西方垄断控制的经济秩序使我们无法重走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老路,而必须制定和执行自己特色的新现代化战略和计划。我们必须以独立自主的心态加强自己选择和消化外来文化的能力,“唯洋是举”必然会使我们得到让人失望的结局。西方民主经历了两三百年的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以后,西方高傲的宣称“历史已经终结”,人类不可能超越民主制度了。结果,福山的话音未落,民主的缺陷层出不穷地暴露出来:经济上大幅被中国赶超,日本陷入长达20年的停滞,08年爆发金融危机,至今希腊等国因受制于民意,仍然没有找到走出衰退的好办法,面对恐怖主义,西方国家软弱无力。

任何制度的创设都是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而社会是在不断演变的,只要过一段时间,再好的制度都可能产生弊病,民主制度也不例外。2014年的苏格兰独立公投,本质上就是由400万人决定6300万人的前途,其中的荒唐不言而喻。在该制度下,急功近利的民众为了眼前的一点好处就可以放弃长远利益,可是,分离对苏格兰人来说是真的利大于弊吗?政客往往为了迎合选民的一时利益就煽风点火,这在印度、埃及、泰国等公投中也体现得相当明显。因此,如果多党民主会造就互不妥协的暴力选举集团,那么稍有理智的人必然会选择能维护社会稳定的一党执政。须知民主的发展进程永远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民生和国家富强等多方面的目标相伴相生的。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一点。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