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健身器材屡屡伤人,谁来管?(3)

“超龄”健身器材屡屡伤人,谁来管?(3)

当然,小区健身器材的直接受益者是小区居民,日常维护保养也有赖于居民群众。大家应该共同珍惜,争当热心人,积极参加健身器材管理志愿者队伍,发现健身器材出现小毛病,应主动维修或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社区、物业应该对健身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定期维护,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大家的设施,大家来维护”的自觉意识,都自觉爱护器材,规范使用,莫让健身器材成“弃材”,更不能成为伤人利器。

岂能让社区健身器材成“无娘的孩子”

在市民健身问题上,近年来可谓矛盾频发。最典型的莫过于广场舞扰民问题,要说根源,公共健身空间不足自然首当其冲。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万人的运动场地数量只有65.8个,而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都在200个以上,目前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2平方米。而在全民健身需求日益强烈的当下,与公共设施的现实短板对撞必将愈加凸显。

解决这个矛盾,主流的看法,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尤其在资金和规划上,要优先保证“身边的文体馆”建设,能让市民找到一个离家近、设施全、开放时间长的公共空间。但大量社区健身器材“缺胳膊少腿”或“闲着没事干”,也让我们看到了缓解这一矛盾的另一种可能。然而这种“可能”很多时候却被人为地变成了“不可能”。投入时“大手笔”,年久失修后无人理,惊人的公帑浪费让人心疼。

正如有关方面的解释,公共社区的健身器材确实遵循“谁建设谁负责”原则。但现实之中,大量的无物管小区,老旧小区,早已与开发商不再存在经济瓜葛,因而,这个“原则”,其实早就被架空。对这个娘胎里带出来的病,需要我们正视和补救,而不是死抱住不放。何况,即便要开发商出资维修,牵头敦促也是相关部门的责任,社区健身器材并非“无娘的孩子”。将分内事无原则地推给业主,这就不是简单的缺乏资金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服务理念欠缺问题,投射出的是政府管理的盲区和误区。

在一个节约型社会里,一切浪费都是可耻的。面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现实短板,再建是一方面,如何盘活现有的公共资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公共社会的责任。当校园操场的大门“呯呯”地向社会公众打开的时候,我们却任由身边大量公共健身设施白白被闲置浪费,乃至“另辟蹊径”,不惜花费大资金建设体育公园、豪华体育馆等,这是值得反思的。

所以,要杜绝社区健身器材的浪费,实现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有必要出台一个具体的实施补救方案,明确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和小区各方责任,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约束各方。比如人手问题,可由街道招募志愿者协助管理;比如经费问题,则由物业维修基金或者由各级财政落实到位。一切民生问题,都需要主动作为的态度。如果能多些积极的主意,少些抱怨叫屈,或许就能皆大欢喜。

【启示与思考】

居民使用健身器材进行身体锻炼,图的是健身强体,益气提神。因此,如何为居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科学、可持续的健身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尤其是确保安全是首要前提。诚然,健身器材“毛病”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不及时所致,有的是因常年累月风吹雨淋造成“老化”,有的是因居民公共道德水准低下而故意破坏,也有的是由于居民不注意使用规范导致“过劳损”严重,但是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的责任不落实、不到位。

健身器材为什么有人安装,却无人管理呢?其中的答案并不复杂,只缘于便民工程被当成了政绩工程。安装时声势浩大,生怕居民群众不知道。维保时装聋作哑,无影无踪。就像一些地方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一样,轰轰烈烈地把树栽下去了,领导参加植树的新闻发表了,就了事了,至于由谁来浇水、剪枝、施肥、保活,便无人问津,统统没了下文。一些城市的许多便民设施建设,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命运。“管种不管收”,正是政绩工程指导下的政府管理的盲区和误区,其后患无穷。

让便民工程真正造福于民,要基于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拥有一心为民的炽热情怀。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居民小区安装的健身器材摸清底数,建立档案,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检查维修更换。健身器材在招标过程中,要留出后续保养费用,谁中标,谁保养维护,避免“有钱建、没钱管”的问题,真正把这一有利于居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实事做好做实。如厦门市就将80%作为健身器材采购的费用,20%作为后续维护保养的费用。规定中标单位在器材使用年限内,要保证器材安全使用,造成损坏及时修复,使用期满后强制报废再进行招标更新。

本是健身神器,年久失修后却成为伤人利器,只重量不重质,让全民健身的初衷打了折扣。群众需要的是安全、科学、可持续的健身环境,而安全是重中之重。有钱建,没钱修,说明还是把便民工程当成了政绩工程,投射出政府管理的盲区和误区——我们也提醒那些“管种不管收”的有关部门,可别忘了,您种下的是欢心,收获的却是民心。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