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让银行更稳健

存款保险:让银行更稳健

——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

制图:宋嵩

3月31日,《存款保险条例》公布,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为什么选择当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权益会带来什么影响?对金融改革全局的意义何在?就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提升金融体系稳健性,增强银行业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记者:为什么选择在当前时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其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功胜:存款保险作为当前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已经研究、酝酿了多年。这项改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了要求,各方面也很关注。主要的原因,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制度安排,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宏观审慎监管一起,共同构成金融安全网的组成部分。这项制度的建立,对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进一步完善金融安全网,建立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对于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当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稳健性,请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功胜:存款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在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运行机制、提升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可以在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存款保险以立法的形式,为存款人的存款安全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对现有金融安全网的完善和加强,通过加强存款保险与央行金融稳定、宏观审慎管理以及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共同提高我国金融安全网整体效能。通过实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促使银行审慎稳健经营。即使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存款保险作为市场化的处置平台,也可以灵活运用收购、承接等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快速、高效的处置,在充分保护存款人、尽可能减少处置成本的同时,保持金融服务不中断,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一项基础性金融改革,将优化金融生态

记者:存款保险作为一项基础性金融制度,被称为是金融改革的“先手棋”。这项制度的推出对于我国下一步整体金融改革将起到怎样的促动作用?

潘功胜: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能够为金融领域其他一些改革提供配套支持。民营银行、中小银行发展对于促进形成多样化的融资体系,丰富金融供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可以为其创造稳定的经营环境,使大、中、小银行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另外,利率市场化赋予了市场主体更多自主权,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对金融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款保险通过差别费率和早期纠正等机制,及时校正风险,帮助金融机构加强正向激励和市场约束,促进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记者: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对于改善我国金融生态将带来什么影响?

潘功胜: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显著的成绩,银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应当看到,在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方面,特别是在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存款保险通过为大、中、小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可以推动形成有效竞争、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丰富金融服务和供给,提升金融普惠性水平。同时,存款保险有利于强化市场约束和风险的及时校正,通过实施风险差别费率和早期纠正等措施,对风险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置,防止金融体系风险的累积,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