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很重要 适度是关键 (4)

规模很重要 适度是关键 (4)

四、在适度规模经营实践中应把握好的原则

要充分认识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积极稳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根据上述测算,在全国实现规模化经营,粮食生产需劳动力4300万—8600万人。而我国目前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在1.5亿左右,这就需要再转移大约1亿的剩余劳动力。事实上,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普遍有留恋土地的情结,再加上土地所赋予的生活保障功能,决定了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必然是一个较长过程,家庭小规模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将长期并存。因此,各地要积极稳妥引导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生产向主产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专业大户、联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集体经营、龙头企业经营以及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

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服务引导作用。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同时,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要在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建设土地流转公开市场、发展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有所作为,为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创造条件;要着力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相叠加的综合效应。

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形成共同推进的合力。在中央层面,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配套,还要对全国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从宏观上把握好适度规模经营的节奏和方向。在地方层面,各地应明确当地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发展目标和规模控制线,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集中;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只有宏观微观相衔接,才能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有利环境。实践表明,推进农户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既需要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也需要健全和完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相衔接、农民工市民化与土地集中相衔接。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