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看大陆新儒家(2)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看大陆新儒家(2)

第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与要求。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以现代国家建构为基础,而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意味着政治正当性的基础从“君主主权”向“人民主权”的变迁,以及政治形态从王朝政治向民主政治的变迁。问题在于,中国应以什么样的路径走向民主共和?

现代世界由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创,资本主义对于人类发展和进步曾作出巨大贡献,但进入19世纪后,它内在的弊病越来越明显,种种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旨在实现一种更好的现代化。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失败告终,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从一开始就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最终成立了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显然,中国所追求的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在此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只是开始,国家所实现的社会主义水平和程度仍是初浅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方向,真正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长期历史过程。新时期以来,中共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历史中的真实处境和方位,提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等论断。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所追求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不断发展,以真正实现人民的民主共和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体而言,它包括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就是制度本身与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一方面,我们要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的各项制度以及相应配套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我们绝不犯“唯制度主义”的毛病,同时认识到再好的制度都需要人来执行。优良的制度固然重要,让制度有效运作同样重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制度与制度执行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特别就政治发展而言,中国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位一体,而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而言,这一目标同样是总的遵循。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实现中共执政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建成现代化的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使党的执政体系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相互配套、相得益彰,构成有机统一、优良有效的国家制度体系。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