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军扩:当前经济形势及下一步政策取向(2)

其次,要对潜在增速与现实增速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到底怎么来认识潜在增速和现实增速之间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有两个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澄清。

第一个误区是将增长潜力等同于一定或者必然能够实现的增速。实际上,增长潜力只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发展差距及后方优势大小等因素所决定的一种增长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只是意味着我们通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增速,而不意味着通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的增速,更不意味着不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增速。有三个方面的国际经验可以说明这一点。

第一,世界上有不少处于低收入发展水平,非常贫穷的国家,他们的后发优势和增长潜力也是很大的,但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快速增长。比如说像前两天有位教授在发展高层论坛上讲,潜在增速是比较高的,主要依据是我们和美国还有多少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代表我们的后发优势。这个是对的,GDP人均收入差距实际上代表发展水平,代表技术上的差距,你就有学习的潜力,追赶的潜力。但有差距的国家很多,非洲还有其他贫穷国家都有差距,不见得一定能够实现。所以,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才能够实现,但是差距本身构成了增长的潜力。

第二,即使实现成功追赶增长的经济体,包括韩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他们在相似发展阶段,尽管后发优势或者增长潜力比较相似,但最终实现的中长期平均增长速度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因为这还受很多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第三,一些追赶不那么成功的国家或者地区,虽然在发展的初期都经历了高速增长,但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却出现了发展的停滞,陷入了中等收入陷井。

这三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说明,中高速增长潜力只是增长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并不会自动或必然实现,其能否实现或者能够实现的程度,不仅取决于一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客观环境,更取决于其经济体制、发展战略及发展政策是否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回到我们国家的现实,过去三十多年,我们实现了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经济和社会面貌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成就是非常大的,但现在发展阶段变了,国内外客观环境变了,这种变化不仅使得我国潜在的增长力发生了变化,也要求经济体制、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政策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能够为实现中高速增长奠定基础。为此,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现在讲新常态,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指的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发展条件变化的新常态,而不是发展动力、发展模式的新常态。发展模式的新常态还在形成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我们通过改革的努力去争取。实际上,从刚才介绍的国际经验来看,在高速增长阶段之后,我们既有可能实现较长时期的中高速的新常态的增长,也有可能实现较长时期的中低速增长,当然也不能排除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种常态。所以,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增长前的释放需要我们努力争取,但是也不能盲目争取。

另一个认识误区就是把增长潜力误认为是每一年、每个时期或者每个区域都能实现的同等的增速。实际上,潜在增速是就全国平均增长潜力而言的,而现实当中的增长会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波动,这是十分正常的,特别是在当前的“三期叠加”的时期,这个时期旧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了,而新的发展模式和增长动力有待形成,同时我们还面临调结构、化解矛盾和风险的艰巨任务,错综复杂,这种时期个别年份增速甚至可能会低于潜在增速,也不能说就不正常。因此,经济发展目标的设定和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应立足于实现中长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过于注重每年都实现中高速增长。

另外,在“三期叠加”的时期,分析经济形势,不能把眼光紧盯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更重要的是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得到改善,矛盾和风险是否得到化解,新的增长动力、增长模式是否在形成,是否有利于经济进入新常态性的增长。如果为了维持短期较高的增速,而使得结构进一步扭曲,矛盾进一步积累,风险进一步加大,环境进一步被破坏,那是得不偿失的。相反,如果结构在优化,矛盾在化解,民生在改善,新的增长动力在形成,那么即使增长速度低一些,我们认为也是好的,也是值得去争取、去坚持的。所以从这些思考的背景来讲,我个人认为,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增长是处在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二、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走势

关于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走势,总的看法是,我们面临比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关于这一点,其实去年年底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所以才有《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预期的增速调为7%左右,比去年又回落0.4个百分点。这实际上也代表了政府在征求整个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之上,对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增速的判断。即使如此,今年一二月份经济数据出来之后,下行的变化还是有些出乎大家的预料。比如,从头两个月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是6.8%,比去年12月的7.9%的增幅回落了1.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8.3%的增幅回落了1.5个百分点。再比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4.6%,而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5%,说明通缩的程度还是在继续加深。从实物指标来看,一到二月份,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同比是下降了9.1%,社会用电量虽然一到二月同比增长是2.5%,但2月份是下降6.3%。另外,从三大需求及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和出口的增长情况来看也不太乐观。今年前两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而去年全年是15.3%,回落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1到2是同比增长10.7%,而去年全年是12%,回落1.3个百分点;出口方面去年全年出口增长是4.9%,而今年1月是下降3.3%,2月经调整后的增幅是4.2%,也是低于去年的增幅。在这种情况之下,社会上对中国经济悲观的声音又开始在增多,国际上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声音也有所增加。

当然,我们认为对于一、二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波动幅度比较大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进一步分析。因为一、二月份处在年底与年初的转换时期,节假日因素影响比较大,所以存在比较大的,复杂的数据调整的问题,要对经济的全面情况做出相对客观的判断可能需要等到3月份的数据出来之后,把一季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观察才能做出判断。但另一方面,对于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所以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说,虽然今年的预期增速定在7%,比去年有所下调,但实现起来还是不容易的,为什么不容易呢?就是因为我们从各种客观因素来分析,下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首先,从中长期的背景来看,对当前中国经济最好的概括就是“三期叠加”。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转型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财政金融风险等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模式也有待于形成。在这种背景之下,经济增长是不可能获得牢固和稳定的基础的。根据我们发展中心,中长期发展课题组的分析,这种由于发展阶段转化所导致的增速下滑的压力,至少在今明两年都会继续存在。对此,需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这是对中长期期经济形势的分析。

我们除了看中长期的这个大的背景之外,最主要的是要看总需求的变化情况。

先看外需,总体来看,今年世界经济仍然会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阶段,各区域发展状况可能是更趋于分化,但是总体来讲,还是低速增长的态势。

一是美国经济有望继续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一方面美国二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表现远胜于市场的分析,失业率由1月份的5.7%下降到5.5%,就业的情况表现得非常好,下降的幅度也超出了预期。但另一方面,从最新得到的数据来看,美国也有一些回落的迹象,比如说2月份产能利用率是78.9%,较1月份略下降了0.2个百分点,消费者信心93.6,比1月份也有较大的下降幅度。但是,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认为,美国经济至少今年还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在整个西方世界还是最好的。

二是欧元区经济出现积极的迹象。一方面受通货紧缩、地源冲突的打击,加上高失业率和结构改革缓慢,欧盟经济是俯首法律的。但另一方面得益于正在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欧元贬值,以及西班牙等南欧经济体逐渐企稳,,近期欧盟经济出现积极迹象。比如说欧元区零售额1月份同比增长3.7%,创9年来新高,同时2月份欧元区综合PMI53.3%,也创7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德、法、意、西班牙四大成员国企业活动均呈现出扩张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今年欧盟经济有望止跌回稳,出现1%左右的正增长。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