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冬梅:新媒体条件下如何弘扬核心价值观

齐冬梅:新媒体条件下如何弘扬核心价值观

——让人民来引导构建

摘要:民众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会增强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从而自觉遵循和自发自愿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打破了官方媒体的传播优势,人民群众由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引导和构建的客体转变为主客体于一身。新媒体社会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新媒体社会条件下价值观构建的新特点

新媒体信息交流与传播,使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构建出现了新特点,对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构建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源于新媒体的多中心传播。新媒体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使每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成为新媒体的传播中心。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多中心扩散式传播模式。这种多中心传播模式,导致了传统传播中心的消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以个体(或者组织)为中心的新媒体传播圈(如:微信朋友圈),将人们分割和聚集在一个个新媒体传播圈中,传统媒体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引发和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被新媒体传播圈所阻隔或弱化。大量的圈子信息挤占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使官方媒体在主流价值观方面的宣传引导信息被忽视。同时,新媒体信息交流和传播所导致的价值观多元化,事实上也是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稀释。

2.互动化。互动是新媒体传播最显著的特点,今天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交往和信息获取的途径,而这一过程往往是通过互动方式完成的(例如:微信交流、新闻跟帖互动等)。互动是新媒体人际黏合性的关键因素,人际黏合性是构成新媒体凝聚能力的基础条件。由于在新媒体“传播圈”中,人们能够充分满足表达的欲望和成为人们关注“中心”的意愿,因此人们愿意聚集在新媒体传播圈中,并热衷于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新媒体的互动性也同时带来了价值观传播、引导和构建的互动化,当今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构建往往发生在人们不知不觉的互动交流中。一方面,人们在互动交流中,形成价值观的交锋、引导或者整合,参与者(包括倾听者)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选择不同信息传播到其它新媒体传播圈(如:另一个朋友圈、微博粉丝群等),引发新的讨论,进而影响新的群体,如此往复。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对于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构建,往往是无意识和不自觉的,其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

3.隐匿化。新媒体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构建具有隐匿化的特点。一是传播的途径隐匿化。新媒体价值观传播、引导和构建更多融汇于民众社会生活和文化之中,而不是直接地宣讲。二是传播渠道的隐匿化。新媒体构建的虚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是隐匿的,且随着人们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兴趣诉求不断变动。新媒体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构建正是通过这种隐匿的人际关系产生的。三是方式的隐匿化。大量看似非政治性的网络多媒体文化产品(如:段子、小说、网络电视剧等)中隐含着不同社会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渗透。新媒体价值观传播、引导和构建的隐匿化,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和构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4.大众化。新媒体为民众价值观表达提供了平台,从而使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构建成为一种大众行为。一方面,人们在新媒体的互动交流和信息浏览中,形成一定的观点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体系选择信息进行传播扩散。而民众这种价值观传播、引导和构建是基于一种不知不觉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新媒体价值观传播、引导和构建的大众化,加剧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增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与整合的难度。

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工作必须改变方式和途径

由上可见,新媒体社会条件下,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引导和构建出现了很多新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和构建工作必须改变方式和途径,以适应新媒体社会条件的新特点。

1.变“中心式”为“播种式”。针对价值观传播、引导和构建的“去中心化”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和构建工作应从“中心式”改变为“播种式”。所谓“播种式”是指:动员各级党政部门和全体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尤其是群众的新媒体传播圈中,成为他们的朋友、微信好友、博友等,在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播种”到人民群众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化价值观。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