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3)

----劳动价值论怎么看?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时空对接

在世界经济及我国经济整体上均进入调整期的“新常态”阶段,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与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国家的国情以及内蒙古的区情角度来重新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并以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出发点,实现劳动价值理论的跨时空对接,进而提升劳动价值论在新时期的解释力与生命力。

第一,时间呼应。以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时期、马克思形成科学劳动价值理论时期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应用、发展时期三个时间段为依托,一方面,以各时期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深度剖析劳动价值论创立、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过程以及在当时时代下的内涵与本质;另一方面,以当前世界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来形成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赋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内涵与新解读。

第二,空间对接。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创立的背景是刚刚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洗礼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科技发展层面讲,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及产业变革的活跃时期。现如今,我国也同样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活跃期。虽然,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将科技发展活跃期的内容、特征与表现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我们却可以借助科技发展这一共通的话题来实现劳动价值理论内涵的空间对接。

第三,时空对接基础上的内蒙古之思。内蒙古既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同时也是西部12省份之一。与全国相比,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借助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内蒙古经济社会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期。就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来看,一方面,劳动要素依然是驱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将越来越附加信息、知识等内涵。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对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与性质、何种劳动创造价值、如何确定劳动所创造价值之份额等问题深入求索,从而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指引。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