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讲:“郡县治,天下安。”自秦汉以后,县始终是我国社会的基本行政单元。目前,县一级在我们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县委书记肩负着领导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使命。结合学习焦裕禄精神,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联系做县委书记的经历,就如何当好县委书记,谈几点体会。
脑要清 做到明明白白
思想决定行为,只有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才能保证行为的正确。一是政治上要清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对党忠诚,是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焦裕禄致力于改变兰考面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然是“党交给的任务”,用生命诠释了“心中有党”。当前,县委书记经常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尖锐的社会问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分析判断形势要着眼政治大局,安排布置工作要把握政治方向,一言一行要注意党的形象,处理和解决问题要注意政治影响,识人用人要坚持政治条件。二是思路上要清晰。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清才能工作明。一个县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工作重点,与县委书记的思路密切相关,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领对路”。焦裕禄同志当年被组织安排到最困难的兰考县任职,面对被“三害”肆虐的兰考大地,到任之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治理三害、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理出了正确而清晰的工作思路。县委书记作为一个县的领头雁,首先要厘清适合本县发展的工作思路,要明确工作重点,破解工作难点,培育工作亮点,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健康、可持续。三是职责上要清楚。从目前我们国家管理层级来说,县级机构处于宏观管理之末、微观管理之首,县委书记作为一县之首,职责非常宽泛,很容易陷入具体繁忙的事务当中。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一定要善于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要将自己从不该做的事、不该忙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拿出时间和精力去宏观思考,增强工作的系统性、超前性和创造性。焦裕禄同志就是善于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的典范,他紧紧抓住“治理三害”这一主要矛盾,提出了“苦干三五年,下决心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全局性目标,心无旁骛,持之以恒,这方面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耳要灵 做到兼听则明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个县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构架,人口也较多,有的县人口达到100多万,县委书记要经常面对和处理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人和事。一要多听。就是多听群众意见。焦裕禄同志经常住在群众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从群众中听到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作为县委书记一定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计问策,尤其是在做重大决策之前,一定要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了解方方面面的情况。二要多看。就是多看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焦裕禄同志在艰苦繁忙的工作环境中坚持读书学习,即使在病重期间,焦裕禄同志也坚持学习,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头下,发现了《毛泽东选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两本书。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县委书记要经常看书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多想。就是要多思考问题,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听到和看到的东西,要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全面客观辩证地作出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焦裕禄同志当年到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几个村听到和看到的群众经验,经过深入思考,总结出“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四句话,号召全县人民学习这四个样板,极大地激发了兰考人民抗灾斗争的热情和斗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