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静 做到清心省事
“清心省事,居官守身之要。”县委书记为政处事就应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克服浮躁之气。一是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作为领导干部,对待一切功名利禄,要拿得起、放得下,在各种诱惑面前,做到心静如水,始终有一种力排一切干扰的定力,有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二是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这八个字恰如其分地说出了一种超越功名利禄的得失观。沧海潮汐,有起有落;事业功名,有得有失。特别是工作遇到困难、事业遇到挫折,甚至职务升迁不如意时,更要保持“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的冷静头脑。三是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县委书记在生活作风、社会交往、生活情操等方面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形象。当年,兰考有一位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装潢县委领导干部办公室的计划。焦裕禄严厉地说:“灾区面貌没有改变,还大量吃着国家的统销粮,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干部作风有了根本改变。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兰考就住在焦裕禄干部学院,按照他的要求,房间未做任何装饰,不摆鲜花,不放水果,跟其他宿舍一模一样。就餐都是大锅饭菜,大盆装的四菜一汤,没有高档食材,临行前,还委托工作人员按照学院每天80元的用餐标准交了两天160元的伙食费。
手要洁 做到两袖清风
县委书记作为一把手,拥有一言九鼎的最终拍板权,是许多人心目中位高权重,炙手可热的关键干部,很容易成为一些人“攻关”的焦点。因此,作为县委书记,要时刻警钟长鸣,干净干事。1995年6月,中组部表彰了100名全国优秀县(市、区)委书记,他们是从2800多人中精心遴选而来。20年过去了,让人感慨万千的是,这些佼佼者中,已有16人晋升到省部级,42人晋升到正厅级,但也有7人因严重违法违纪而锒铛入狱。据中纪委统计,目前县委书记已成为贪腐落马的高发群体,教训非常深刻。一要正确对待权力。在这方面,焦裕禄同志始终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手中的权力只能为兰考老百姓谋利益、服好务。焦裕禄在当县委书记后,带头把原来县领导享受的各种特殊待遇都取消了。1964年2月,国家下拨一批救济棉花,有人看焦裕禄的棉袄补丁摞补丁,决定照顾他3斤,让他做件新棉袄。他回家看到妻子拿着3斤棉花票,一听是“照顾”的,开口就说“不中”,他对妻子说:“兰考现在还有好多群众缺衣少穿,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这棉花咱咋能要?我是领导,可不能搞特殊啊!”妻子赶紧把棉花票退回救灾办公室。二要正确使用权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县委书记研修班上,曾语重心长告诫县委书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选择从政就不要在从政中发财,选择发财就去合法发财”。去年在兰考期间,总书记引用了清代廉吏张伯行“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毫一厘,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廉政箴言,告诫领导干部一定要将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等,作为工作的依据和准绳,要严格按照党性原则和决策程序做人做事。三要严格管好权力。对于手中的权力,不但要用好,而且要管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任何时候都要慎始、慎微、慎欲、慎独、慎权、慎终,自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情色关、人情关。当年,焦裕禄发现儿子看了一场“白戏”后,他亲自制定了《干部十不准》。在写有《干部十不准》的展览墙前,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十不准”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就拿看“白戏”这条说,除了规定一律不准送戏票之外,还强调不能把前10排的票光卖给机关和干部,这就是教育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