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内政部4月29日宣布,25日的强震已造成尼境内4768人死亡,另有超过9600人受伤。伴随着救援工作继续推进和统计数据的收集,伤亡人数仍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尼泊尔位于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属地震活跃地带,而此次地震震源深度浅,破坏力更大,预计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占尼泊尔GDP的30%至40%。
(图片说明:4月29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人们从被地震毁坏的房屋旁走过。)
震源浅破坏力大
25日中午,尼泊尔遭遇7.9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8.1级)。这次以尼泊尔中部廓尔喀县博克拉为震中的强震波及周边,包括中国西藏地区,造成巨大损失。
美国地震学会《地震研究通讯》主编、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彭志刚认为,尼泊尔地震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逆冲挤压的结果,由于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加之房屋抗震性差,因而伤亡重大,而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地下结构松散,对地震波有放大效应,加重了地震的破坏效果。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27日宣布,推测引发地震的断层面最大出现了4.3米的错位。这个断层面覆盖东西约165公里,南北约105公里的广大范围,而其正上方就是加德满都。
印度尼西亚《印华日报》总编辑李卓辉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尼泊尔位于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属地震活跃地带,而尼泊尔地质结构不坚固,使地震后果更为严重。
(图片说明:4月29日,在尼泊尔的巴克塔普尔,人们在房屋废墟中寻找有用的物品。)
智利全国地震中心主任塞尔吉奥·巴里恩托斯说,智利发生的地震大多震源深度比较深,对地表破坏程度相对小一些,而此次尼泊尔地震震源深度相对较浅,破坏力更大。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石川有三指出,1833年尼泊尔周边地区发生8级地震以后,包括此次地震在内,共发生了4次7级以上地震,抗震性差的建筑令人担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