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主动
对俄今年的庆祝活动,美国计划派驻俄大使参加阅兵式,法国将派出部长级代表,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计划于10日与俄总统普京共同向莫斯科无名烈士墓献花圈。
由于认为俄罗斯“非法吞并”克里米亚以及支持乌克兰东部的民间武装,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关系陷入自冷战结束以来最紧张的状态。对西方来说,赴莫斯科出席阅兵式等同于“挺俄”,出于这种考虑,不少西方国家对此采取抵制态度。
俄外长拉夫罗夫就西方国家领导人的做法表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向俄施压,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财政方面、信息等领域也施加压力,但他们孤立俄罗斯的目的难以实现。
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乐见想同俄分享胜利的记忆、理解共同应对全人类挑战和威胁的所有人,但胜利日首先是俄自己的节日,因为俄是胜利者。西方领导人参加与否都不会“影响节日气氛和节日的规模”。
回应贬低
与此同时,围绕如何看待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等历史问题,俄与西方也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一些西方媒体对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进行了歪曲、诋毁的报道。
例如在是谁解放了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问题上,部分人强调是乌克兰士兵而并非苏联士兵在二战期间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对于俄举行二战胜利纪念活动,同样有质疑的声音。一些人认为,伦敦和柏林可能比莫斯科更适宜纪念二战胜利。
这些言论激起俄方强烈不满,认为是吹毛求疵的观点。俄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西方国家试图淡化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这么做的原因与当前俄美关系紧张有关系,部分欧洲国家也紧跟美国,把自己当做仆从国。
(图片说明:5月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辆T-34坦克参加夜间排练。)
俄科学院通史研究所所长楚巴良认为,在二战胜利70周年前夕,修改二战史的活动越来越活跃,对战争史的辩驳声音也越来越尖锐。他说,苏军解放了欧洲,至少把东欧、中欧从法西斯占领下解放出来;但这一历史基石正面临着攻击和显而易见的篡改。
卢基扬诺夫则指出,俄罗斯与西方围绕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产生的矛盾,成为揭示国际形势及力量格局变化的又一个明显证据。他说,重新解读二战正逐渐成为西方用来对付俄罗斯的手段。(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