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产业遇“瓶颈” 需加快完善法规政策

摘要:我国干细胞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行业标准缺失、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产业政策支持不足等制约干细胞产业健康发展。专家建议,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推进干细胞科技成果转化。

现今以干细胞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将有望解决遗传病和肿瘤问题,对于许多血液和遗传方面的疾病,干细胞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救命手段。

应用前景

干细胞技术已成为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的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社会需求。

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介绍说,干细胞产业,是以干细胞技术重大突破和国民健康需求为基础,利用干细胞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干细胞产品或技术服务,满足人类各种医疗、健康和应用的目的,涉及干细胞的采集、储存、研发、移植、治疗、药品开放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张伟说,过去数百年,抗生素和疫苗起到了延长寿命、治疗很多疾病的作用,如今以干细胞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将有望解决遗传病和肿瘤问题。

记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了解到,该院血液科采用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成功治愈了一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主任刘霆介绍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一种少见的溶血性疾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髓衰竭。到目前为止,要治愈该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途径。

1

(图片说明:医护人员把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装箱储存。)

2010年,留学美国10多年的海归博士黄孝伦回到成都,受聘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他将国外先进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带回国,组建该院肝胆胰外科中心和细胞移植中心。

在黄孝伦看来,干细胞是产业,更是民生。黄孝伦说,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某些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颠覆传统药物和手术的效果。以治疗晚期肝病为例,传统的治疗方式有两种,一是保守药物治疗,二是肝脏移植手术。

“一台肝脏移植手术需要50-70万元,手术后还要负担每年10万元左右的免疫药物治疗费用。”黄孝伦说,“如果采用干细胞移植手术,花费3万元左右,且术后不需要免疫药物治疗”。

黄孝伦领导的细胞移植中心从2010年10月开始,采用病人自身静脉外周血采集的干细胞,对晚期肝病病人实施干细胞移植手术,目前已实施280例手术,其中80%病人肝功能恢复正常。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