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产业遇“瓶颈” 需加快完善法规政策(2)

摘要:我国干细胞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行业标准缺失、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产业政策支持不足等制约干细胞产业健康发展。专家建议,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推进干细胞科技成果转化。

“瓶颈”制约

今年2月,四川自贡大安区庙坝镇14岁少女杨婷,在父母陪伴下,坐着轮椅到四川省脐血干细胞库。因为身患急性白血病,一家人把对杨婷最后的求生期望寄托在脐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上,但是在干细胞公共库里没有找到与杨婷完全匹配的样本。

2

(图片说明:陕西志愿者在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

四川省脐血干细胞库临床服务部主任陈骁介绍说,库里分为公共库和个体库,公共库里的脐血是无偿捐赠的,而个体库是个人保留的。目前,公共库里有无偿捐赠的脐血5000多份,个体库里有几万份,杨婷出生后没有保留脐带血,配型只能在公共库里寻找。过去几年,该库每年接到约400个要求配型的查询,配型成功率10%左右。

“婴儿脐带血中含有相当多的造血干细胞,且不存在配型问题,非常珍贵。但不少家庭在孩子出生后就把脐带血遗弃了。脐带血既可以个人保存,也可以无偿捐赠。”陈骁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干细胞产业发展面临两大“瓶颈”:一是标准管理体制不完善;二是政府投入资金有限。

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儿童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周晨燕说,在我国,除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外,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储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等其他种类干细胞相关的管理法规,制备技术标准不统一,标准管理体制不完善。

专家认为,目前干细胞研究与产业化的投入主要来自企业自身。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细胞研究和产业化的资金来源,不利于干细胞研究产业化进程的推进。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