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辨析把握社会主义自由观

以科学辨析把握社会主义自由观

近代以来,自由的解释权几乎被西方自由主义所垄断。西方自由主义倡导的自由观,也就是资本主义自由观。而当代中国需要的,则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契合的自由观,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自由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自由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在对两种自由观的科学辨析中深入把握社会主义自由观。

理性看待个人主义这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主旨

从总体上说,自由主义一直对西方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大作用和深刻影响,始终占据资本主义国家主流政治思想的地位。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虽几经调整和改造,但崇尚个人主义、捍卫资本主义秩序是其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自由主义内部流派众多,但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一致,即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如何对政府权力和个人权利进行划界。由此出发,自由主义思想家建立了一整套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自由学说。

自由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一生的研究活动都是围绕自由问题而展开的。马克思早期深受资产阶级革命自由思想的影响,但在洞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质后他深刻指出:资本主义自由观总是试图表明它为全社会成员共同利益服务,但它归根到底是为私有制、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实现自由的真正道路在于实际地改变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马克思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使人从现实的物质利益驱使下获得解放,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这对一心捍卫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的西方自由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尖锐批判。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自由观的批判

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他们对资本主义自由观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本主义自由是虚幻的普遍主义。西方自由主义离开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讨论自由,把自由看作某种恒定不变的东西,把特定社会的自由观念当作普世和永恒的价值理念,从而陷入虚幻的普遍主义中,这是资本主义自由观的一个致命缺陷。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历史呈现的,一定时期的自由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资本主义自由观主张的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能成为社会的现实。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必然成为资产阶级的“专属物”。

资本主义自由对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而言只是形式自由。依照资本主义自由观的逻辑,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权利尤其是私有财产权是首要原则,神圣不可侵犯。而财产权事实上的不平等,决定了个人享有的自由度的不平等。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自由,只是囿于“自然法”“自然权利”或“社会契约论”等政治和法律的理论体系之内,只能是形式上的自由。马克思还发现,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虽然从对某个雇主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但始终无法超脱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从而产生了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分离。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有选择受谁剥削的自由,却没有不被剥削的自由。这种货币与雇佣劳动等价交换的形式自由,掩盖了资本家无偿占用工人剩余劳动的实质不自由,因而真正的自由是少数资本家和统治者的自由。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