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党性修养,培养领导干部正确的群众观。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党性问题、世界观问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确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和权力。在工作中,自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端正对群众的态度,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认识到联系群众是工作的“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而且要认识到顺应民意、尊重民权、化解民忧、维护民利是职责所在、党性所需。因此,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本理念,“发展依靠人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和实践自觉,以敬畏之心面对群众,以感恩之心对待群众,以赤诚之心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3、领导干部要自觉承担起从严治党的责任。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领导干部必须责无旁贷地履行好党赋予的职责,旗帜鲜明地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既要抓基层组织建设,又要抓作风建设和廉政教育,自觉做到言传身教,立说立行,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一级带一级,层层传导,坚决避免“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不折不扣地把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到位,保持领导干部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与此同时,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更要敢抓敢管,不做群众的尾巴,带头落实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加强廉洁自律,管好家属和身边人员,当好从严治党的表率。
4、加强监督管理,让领导干部不敢懈怠、不敢失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对领导干部的监管“缺位”。因此,在如何管理领导干部的问题上,就必须强化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为此,一要完善监督机制。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否有效地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核心在于建立起让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尤其是在容易产生滥用权力现象的领域、环节和部位,必须尽快建立有针对性的权力制约机制,确保权力在“刚性”的制度笼子里运行。二要确保监督落到实处。有些领导干部自律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确保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就要使领导干部既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又真正负起监督同级和下级的责任,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建立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责任制。同时,要坚持法律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让从严管理干部贯穿到干部教育培养、考察考核、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使领导干部不敢腐败专权、不敢失责懈怠。
总之,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骨干力量,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领导干部自身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党的事业成败、人民生活幸福与否,关乎“中国梦”能否最终实现。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作者单位:海东市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