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浩 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编者按:在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新形势下,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本文从战略高度系统阐释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时代价值、成就与挑战,以及政策实践路径,深入剖析了我国周边区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支撑的重要意义,为广大网友理解新时代中国周边战略提供了学习指引。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周边外交的核心与焦点。在大国战略竞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取得多方面重要成果,说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能够克服国际体系与地区形势中的不利因素,超越了大国战略竞争的影响,证明了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中国周边外交的时代价值
周边地区是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地理角度看,中国周边区域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从人口角度看,中国是人口大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达到141178万人。从历史和文明角度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
从经济角度看,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我国在推动区域合作的进程中,多层次的经济结构便于与周边地区开展经济合作,这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优势。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稳定的重心,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区域安全的支撑。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自古便与周边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我们强调“协和万邦”,注重与周边国家相互协调。在古代,我们通过践行“协和万邦”理念,进而实现“万邦来朝”。
当今,我国周边局势对我们的安全与发展至关重要。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基础。我国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对整个周边地区,乃至亚洲的和平与发展都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周边外交。2013年10月,我国首次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总结了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经验,同时,对未来周边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2025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中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指出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坚持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繁荣稳定是实现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以,我们要以全球视野审视周边,增强做好周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