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的价值仅为就业吗?(2)

创业教育的价值仅为就业吗?(2)

回到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还很低,有统计说在1%左右,大家都很着急,其实这并不足为奇。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创业的基本要素——资本、经验、人脉、市场。相反,它们恰恰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弱项。这不是说我们不该去提高创业率,而是要进一步找到问题的根本,即创业教育的长远价值。

大企业是当今经济的支撑,小企业是未来经济的支撑。小企业更具有生长性,因此更有活力。当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僵化,甚至阻碍创新。我读书的年代心目中的大托拉斯代表,诸如汽车制造公司、钢铁大王,现在已完全被微软、乔布斯、马云等所代替。笔者曾多次访问英国,参观过他们几十所大学,有一次在研讨会上问他们的校长:“‘中小企业’是到你们大学参观时听到的一个高频词汇,是因为你们没有牛津、剑桥大学牛,大跨国公司不找你们合作,还是你们感到有帮助小企业发展的责任?”英方七八个校长争先恐后回答,共同点是:“你怎么知道今天的中小企业,不会成为明天的微软?”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倡导大众创业,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了这一步,将来的大企业是靠今天的小企业生长产生的,微小企业是经济的活力之源。

当把创业教育只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它的作用是眼下的。但当将其作为一种未来人才培养规格看待时,就有了教育模式的含意。即如果仅仅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而需要扩展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这种因素有,但这也就把创业教育的意义说小了。创业活动可以真实地发生,也可以是一种意识或者精神的培养。真实地发生当然很好,我们当然愿意我们的学生都去创业,而且都能创业成功,但这是不现实的,甚至不能单靠高等教育来完成。创业教育更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的孕育,是要让学生知道创业是如何有效发生的,如何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去与市场的要素结合。今天的不成功不代表明天的不成功,有市场创业也有岗位创新创业。

高校修身立世的基本原则

大学走出象牙塔,开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也就开启了其世俗化的历程,以前可以隔绝社会,现在却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世俗不等于庸俗。承担育人大计,需以责任为基础,高校还需要重新思考、核定自己修身立世的基本原则,这包括:

社会性。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凸显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趋紧密,地域贡献、学术创业、科技创新、协同育人等正在成为学校变革的重要方向。高校需要服务社会,在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获得自己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

自主性。高校需要服务社会,这是基本的办学方向。但是,它在精神、文化、制度等方面还需要划出与社会的边界。如果没有边界,也就意味着高校可以被别的社会组织所替代。自主办学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

公益性。探讨高校这种组织机构的社会职能和服务性质,终属满足公共利益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因此是社会的公共事业,需要践行其不可替代性的大学精神。社会虽走向多元,但仍然需要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大学精神,仍需要高校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成长基地。

多样性。高校多元的社会功能和公益特征需要通过自身发展的多样性来体现。理想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高校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大学的核心精神不变,满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需求。但高校发生了分化,每所学校又是不一样的,高等教育的几大职能在不同学校的侧重有所不同。

专业性。不管怎么样分化,高深学问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专属领域,学术是高校的本质工作,专业性是高校工作的基本特征。即高校处理的知识是专业性知识,也是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处理的知识。同时,也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教师才具有权威性。在不同的高校里,对专业精神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如世界一流大学需塑造起为人类终极使命服务的胸怀并守护学术的高贵尊严,行业特色大学要担当起行业发展的技术先导并培育精益求精的学术品质,地方性高校要有推动区域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道德情怀,民办高校要面向市场育人以培养学生务实的精神。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