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突出特点
总体看,思想上防变、政治上整风、组织上治腐、经济上清白、用人上唯贤、生活上勤俭、机构上精简、制度上约束、惩治上严厉,是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突出特点。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注重榜样作用,营造浓厚的反腐败氛围。毛泽东在领导反腐败斗争方面始终不放松思想教育,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声势浩大,形成强大的舆论优势,不留死角。同时,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如学习雷锋、焦裕禄的活动,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毛泽东特别强调开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教育、历史经验的教育、榜样的教育,防止干部产生升官发财的动机,克服干部中官僚作风和特殊化现象,保持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第二,对于腐败,毛泽东始终坚持迅速反应、严惩不贷的立场,体现出魄力大、治党从严的风格。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毛泽东都非常重视反腐败工作。在他看来,政治思想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污受贿、生活上挥霍享受,均属于腐败的范畴,轻则引起群众的反对和不满,重则会引起“第二次革命”,造成干部“霸王别姬”、党和国家改变颜色的局面。在“三反”运动中,毛泽东特别注重抓大案要案,敢于碰硬。这种坚决的反腐惩贪态度,使当时党内和国家机关内部存在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得到广泛揭露和严格惩处,为党风、政风的清明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充分依靠群众,加强人民监督,形成抑制腐败的强大力量。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工作路线,也是贯穿毛泽东反腐败斗争中的一条红线。他崇尚“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非常重视人民监督,扩大群众参与,注重公开揭露问题。
第四,注重制度建设,努力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定者,也是一系列反腐败制度的奠基者。各项惩治腐败的法规、财经和监察制度的制定及初步完善,都是为了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搞特权。
第五,严于律己,强化作风建设,强调领导干部更要清正廉洁、带头自律和以身作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可以说是全党清正廉洁的典范。毛泽东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党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人,不搞特权和特殊化。新中国成立后他严格按要求办事,管好家人和身边人的做法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赞赏。
第六,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反腐败斗争同其他工作的关系。毛泽东认为,反腐败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