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3)

毛泽东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3)

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战略价值

在战略价值上,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对于构筑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路具有非常长远而重要的意义。

首先,跳出政权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律,寻找反腐新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预见到党执政后防止和惩治腐败将是一个重大考验。1945年,他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如何跳出历史上政权兴亡周期律时说,依靠民主、依靠监督,防止腐败。因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可见,毛泽东正是从打破历史周期律的战略高度提出反腐败问题。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把清廉为政和接受人民的监督统一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直坚持把反腐败与坚持群众路线结合起来。

其次,从总结历史经验中,以“进京赶考”警示全党,强调反腐倡廉关系党的执政基础。1949年,毛泽东曾把掌握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并且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决不当李自成。新中国成立后,如何防止党的干部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切实保证人民政权性质,是毛泽东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领袖执掌政权以后,大都功亏一篑,根本原因在于取得胜利之后居功自傲、贪图享乐、腐败滋生、脱离群众,最终被群众唾弃。以史为鉴,毛泽东特别提出了“两个务必”。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队伍一些人出现严重蜕化变质的倾向,毛泽东在全国开展了“三反”运动,使党经受住了执政的严峻考验。

再次,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出发,告诫全党要防止出现脱离人民的特权阶层。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鲜明地表示反对等级制。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提出了防止革命队伍中出现官僚特权阶层的思想,教育干部要克服官僚主义习气。

最后,从粉碎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图谋的战略高度,强调反腐败斗争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毛泽东提醒人们,警惕西方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在他看来,腐败现象本身就是“和平演变”的一种表现,资产阶级糖弹的进攻甚至“比战争还要危险和严重”。历史经验表明,敌对势力从外部搞垮我们党并不容易,但这种来自内部的危险就可能对党构成直接的威胁。毛泽东多次说,敌人是打不倒我们的,可是共产党可以把共产党打倒。堡垒往往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从粉碎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看待反腐败问题,无疑是毛泽东的远见卓识。

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产生的,今天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发扬了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强调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段不能放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些都是对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纪委监察部)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