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白乙解读李克强访问智利:利于中国加入拉美太平洋联盟“朋友圈”

吴白乙解读李克强访问智利:利于中国加入拉美太平洋联盟“朋友圈”

24日-26日,国家总理李克强访问智利。在访问智利期间,李克强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举行了会谈,出席了中智建交45周年经贸研讨会暨中智企业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式,并在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演讲。今年是中智建交4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吴白乙在接受强国论坛专访时表示,总理此访将全面提升中智自贸区、金融、产能和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增强两国经贸互补,加强两国政治互信。   

两国在经贸互补 智利社会治理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强国论坛:今年是中智建交45周年,45年来两国政治、经贸关系是怎样的?有哪些亮点?

吴白乙:智利是上世纪70年代初,除古巴之外第一批中国与拉美地区建交的国家,由于建交早,双方应该说共识或是相互认知的建立也比较早,中智关系在高层政治领域、在外交领域,早期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表率作用。它的这种影响也随着我们后来双方经济上交往的增多,特别是中国从九十年代经济腾飞,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共同在一个多边的国际规则下作出各自的行为,产生一种新的合作互动,双边关系的密度和深度都是在不断增加的。

因此,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不断地访问拉美,把拉美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伙伴地区,智利人充分享受了捷足先登的便利,双方在经贸领域、人文领域的往来大大超越了从前,而且交流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双方对于未来发展的合作理念,特别是贸易和投资领域互补性也是不断提高,在整个中国和拉美地区合作关系当中,中智关系起着非常好的领先作用。

强国论坛: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中智关系在经贸方面的互补性?

吴白乙:智利是世界闻名的产铜大国,它在能矿领域有很多优势,中国一直在大量进口智利的铜矿石,满足中国发展的巨大需求;它也提供了多元化的合作领域,比如在农产品领域,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智利葡萄酒等产品。另外,智利也是拉美地区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度最高的国家,智利签署的自贸区伙伴协定,在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最多的,几十个国家都和智利签署自贸协议。所以,中智的贸易和投资增长一直都非常快,除此之外,因为双方由于经贸、外交、政治领域的深入了解,也带动了社会层面、人文层面的交流。

智利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有很多社会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特别是救灾领域,比如矿难发生以后,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救助井下被困矿工的经验,也被中国官方的管理机制视为非常重要的境外他山之石加以参考。所以这些案例都说明中国和智利良性的发展互动是非常好的。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