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的理论思维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境界(3)

以科学的理论思维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境界(3)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方法论思想

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打破固有观念,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在分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两次重大创新”的重要论断,提出“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对农业科技创新,他提出“要注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他提出要“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这些都是审时度势提出的创新性思路与要求。

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要破除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不迷信经验、迷信本本,不因循守旧、畏葸不前,敢于推陈出新,敢于并善于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在“不存在”中寻找存在的条件,在“不可能”中探求可能的途径,在“办不到”中发现办得到的方法,从而打开新局面。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变应变、因时而动,努力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着力推进支农政策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改革创新和工作思路方法创新。要从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转到更加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农业发展;从习惯于争取政策强农惠农,转到更加重视运用法治兴农护农;从习惯于依靠财政直接支农,转到更加重视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支农;从习惯于着眼国内市场调控产销,转到更加重视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培养和提高底线思维能力,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守住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维能力,核心是坚持风险可控,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要善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牢牢把握主动权。这些重要论述体现出他清醒的底线思维,尤其对“三农”问题的许多重要论述,更充分地体现了他居安思危的底线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他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在保护耕地问题上,强调“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强调“四个不能”,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在土地有序流转问题上,强调“三个不能”,在土地流转中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这些都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

培养和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形势想得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严峻一些,把困难想得多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一旦突破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所以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坚守底线,看好边界,做到“适度”。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可能没有风险和挑战,这其中最考验领导干部勇气与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在锐意进取中善于守住底线。我们要有原则意识,有的事要以变应变,有的事要以不变应万变,对多年形成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符合发展规律的经验做法要坚持不动摇。要有危机意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预见和准备,把应对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具体,既想一万,又想万一,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坚持底线思维,不是降低标准、无所作为,而是坚持“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冲锋在前,阵地在后。既要防患于未然,防止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又要奋发有为、主动作为,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为发展赢得新的生机。

此外,全面依法治国对新时期党和政府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注意培养和提高法治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水平,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过去比较重视用政策支持农业发展,今后要在这个基础上,更加注重依法保障农业发展。我们要注重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强化“三农”工作,用法律来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提升“三农”发展的法治化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