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要有新担当(2)

改革要有新担当(2)

改革要有新担当,要求我们必须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的坚定自信与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新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既增强推进改革的政治定力,又提高把握改革进程、深化改革实践的战略水平与践行能力。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克服改革中的困难、不断开拓新局面的力量源泉和政治保障。实践是发展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这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把握新实践、新方法,从而在推进改革中拥有更充实的知识体系、更高的理论水平与更强的战略能力。坚定的自信,铸就我们勇于改革的底气;丰富的真知,铸就我们把握改革的大气。有了这两点,我们自然能够担当起任何改革的重任,把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要有新担当,要求我们必须将锐意进取的改革与依法治国理政有机统一起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与基础。作为任务,全面深化改革要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作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基础上展开。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实践与改革担当,既要有大胆探索、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有牢固的法治观念与先进的法治思维,从而将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与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有机联动起来,通过立新法、定新制推进改革,同时通过严格的依法治国实践保障改革进程。

改革要有新担当,要求我们必须将廉洁自律与务实的工作作风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三严三实”,勤政为民。俗话说: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只有对自己有担当的人,才能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有担当。对自己的担当,就是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人,为此,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这种“三严”的实践,是立德与立功的统一,“严”的背后,既包含着自我约束的毅力,也包含着严谨务实、敢于担当的真性。“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为民、为国而奋斗的磨砺中才能获得,这种磨砺只有在紧贴实际、紧贴人民、紧贴创业、紧贴发展中才能有所成效,因而,其要求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我们投入改革的任何实践与付出,既是服务国家,也是成就人生。为此,我们理应担当起改革的重任,努力前行。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以统一战线为视角”负责人、复旦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