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的典范,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钱玄同、刘半农、
周作人等也积极参加了这场文学革命。
除了《新青年》以外,积极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报刊,还有《每周评论》、《国民》、《新潮》、《少年中国》、《建设》、《星期评论》、《改造》、《晨报》、《京报》等。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全面出击,引起封建卫道士们的仇视和围攻。他们攻击新文化运动破坏孔教、礼法、国粹、贞节等,是”叛亲灭伦“、”禽兽自语“;哀叹”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义亡“。面对封建旧势力的挑战,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理直气壮地予以反击。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坚定地表示: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赛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①。李大钊在《晨报》发表的《新旧思潮之激战》一文,针对旧势力借小说塑造一位封建卫道者”伟丈夫“来发泄对新文化运动的仇视的行径,义正辞严地指出:”须知中国今日如果有真正觉醒的青年,断不怕你们那伟丈夫的摧残;你们的伟丈夫,也断不能摧残这些青年的精神。“②通过这场新旧思潮的激战,新文化运动得到更大的发展,并且开始把反对封建文化与反对军阀统治的斗争结合起来。
初期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说,主要仍是资本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的思想水平和在斗争中所致力的侧面各有不同,后来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发展道路也有很大差异。总的说来,他们在思想上一般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围。他们号召人们冲破封建主义的牢笼,目的是要”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以求适今世之生存“③。但是,中国近代历史已经表明,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给中国人民指出真正解放的道路。面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和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有些先进分子已经开始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是否适合于中国,开始考虑中国是否还有别的出路。
--------------
①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1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1号。
②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晨报》,1919年3月4日-5日。
③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11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3号。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13)
- 中国审判日本战犯2025-07-25
- 【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4-2025)2025-07-15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2025-07-03
-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4-2025)》2025-07-03
- “社会工作”:中国语境及其自主创新价值2025-06-13
- 【重要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关于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的联合声明2025-04-25
- 【重要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25-04-24
- 平凡人的良心与脊梁,社会最坚固的承重墙2025-04-23
- 【函电贺词】习近平向加蓬当选总统恩圭马致贺电2025-04-21
- 【函电贺词】习近平致电祝贺诺沃亚当选连任厄瓜多尔总统2025-04-21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一纸票根串起京城文商旅融合新图景
- 第八届进博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看“团结奋斗”密码
- 【廿四节气·立冬】冬藏万物知寒时,风起雪盛悦人意
- 全会热词丨保持战略定力 增强必胜信心
- 【理响中国】从“社会发展”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共“进”向未来,“博”出新精彩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居世界首位
- 【党员课堂】郇雷 |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理解第一卷至第五卷是一个有机整体
精选视频

【理论看点】陈志刚:做强国内大循环 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做强国内大循环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