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和人民事业学哲学用哲学(2)

为党和人民事业学哲学用哲学(2)

——陈云学用哲学启示录

把主要精力用在把握实事求是这个精髓上

陈云同志提倡学哲学,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实事求是,是要使主观认识符合十分复杂的、并且在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不能简单化庸俗化地去对待它,那样不可能真正懂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前面所说陈云同志学习哲学时付出的那种艰苦努力,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必须把最主要的精力用在把握它的精髓上,那就是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陈云同志常说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就是这个意思。

他回忆道:“在延安的时候,我曾经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只唯实”。在作决策、采取行动时,必须先进行切实而周密的调查研究,把各方面的事实真正弄清楚,经过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陈云同志把它看作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他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这是他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秘诀所在。

可以看一看陈云同志是怎样工作的。1961年1月,为了进一步克服当时的严重经济困难,毛泽东同志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陈云同志在这时进行了农村调查和煤炭冶金工业调查。农村是经济困难最严重的地方。中央领导人分别到各地农村进行调查。陈云同志用5个月时间分两次到10多个省市进行调查,其中最突出的是这年6月到青浦县小蒸公社进行1个月的调查。他住在农民家,吃在农民家,上午开座谈会,下午到田头、养猪场和农家作实地考察,把群众议论最多的问题归纳为3个:母猪公养还是私养,农作物种植的安排,自留地的处理。那时全国猪肉供应紧张,母猪公养还是私养实质上是要不要放宽农村政策的问题,也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陈云同志考察了小蒸公社15个养猪场中的10个,又听取农民的看法,仔细比较公养和私养的利弊,总结出公养的苗猪死亡率高的6个原因,确定还是以私养为宜。农作物种植的安排,直接反映干部主观、蛮干、瞎指挥的问题。增加自留地,有助于减轻农民口粮不足问题以渡过难关。这样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在平时,陈云同志经常到商店、菜场等去看看,遇到重要的统计数字自己打算盘计算,这样来了解市场和经济运行情况。采取重要措施后,他几乎天天向有关部门了解推行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以检验决策实行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为什么陈云同志领导经济工作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为什么其他人视为畏途的许多“老大难”问题,在他手中常能得到成功解决?为什么他说的话和做的事总是那样实在并且切中要害?原因就在于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正确的,他的决策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作出的。而那些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最后拍屁股走人的干部,同他的做法截然不同。对此,他语重心长地叮嘱:“有的同志天天忙于决定这个,决定那个,很少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这种工作方法必须改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