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

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部分基层代表时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这为我们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动员和引领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参与面越广,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就越深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发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演讲的时候说,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具体的,动员人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作为青年,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增长知识、磨练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色彩!

雷锋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的鲜活榜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体现了把生命的每一份光和热都奉献给崇高理想和神圣使命;“甘当革命的螺丝钉”,体现出把个人的前途完全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雷锋精神体现的是平凡人可以做到的平凡事,它可亲、可信、可学、可为,这正是雷锋精神的活力之源。当代大学生应该勤于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奉献社会中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

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入党30多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自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来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20年来累计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困难群众捐款10多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他自己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至今还居住在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足40平方米的单室里。这就是郭明义,一个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雷锋传人。

几十年来,在雷锋精神感召下,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涌现出郭明义、孔繁森、杨善洲等无数雷锋式人物。只有进一步带头学习雷锋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和模范行为感召、带动群众,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光荣本色,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向着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