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兜底儿”扶贫才能增进公共福祉

政府“兜底儿”扶贫才能增进公共福祉

中国最穷困的人口生活得怎么样?新华社记者近日一组图片展示出中西部让人揪心的贫困现状,在四川大凉山,很多农民常年的午餐就是煮几个土豆,吃米饭和肉是一件奢侈的事;在贵州荔波县,有农民依然住在四面透风的茅草房;而很多地方因为贫困,孩子们纷纷失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尚有7017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

对于那些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农民而言,圆滚滚的土豆显然有着别样的意义。不仅是免于饥馑的食物,更是艰难人生的支撑。而土豆特有的可长期储存的特性,也使得其与贫困农民可以长相伴。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廉而常见的土豆,也是很多农民单调人生的隐喻。别无选择,也不必选择,一个个土豆支撑起了很多人的人生。

这些贫困人群的生活色彩很单一,短时间内似乎也很难有大的改变。这一方面取决于生存环境的恶劣、资源禀赋的稀缺,不要说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很多地方的农民甚至基本上生活在并不适宜人居的地方,且很难骤然离开,诸如移民、打工之类的选项,对于这些人群而言显得十分奢侈,他们只能在漫长的岁月中苦苦守在那块土地上。

另一方面,贫困也与这一人群的个体困厄密不可分,或者个体的缺乏竞争力加剧了境遇的困顿。身体有残疾、疾病缠身、生养过多等等,均可能使其日常生活雪上加霜。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以及随经多次脱贫而后又多次返贫者,多是由于个体能力的缺失。也正是因为缺乏抗风险的能力,任何一点小小的折腾都可能将他们推到危崖之上。

而除却生存环境、个体状况等因素外,不能不提到政府的扶持。客观而言,近年来,中国在扶贫上的投入不可谓不大,这方面的数据不必细说,仅从效果看,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4年,全国累计减贫逾7亿人。可以说,“中国式扶贫”之路取得的实际效果,有目共睹。

但同时,部分人群的贫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那些川滇黔边远地区的农民自不待言,即以北京周边而言,距北京百公里左右的河北山区,就仍生活着大批贫困人群,这些地区被笼统称为“环京津贫困带”。尽管他们可能不完全依靠土豆充饥,但在漫长的冬春季节,土豆仍然是最为重要的生活资料。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这些人也跟得上全国人民的步伐,值得深思。

而在个体状况无法改变,生存环境又很难更替的情况下,政府的扶持责无旁贷。一个国家有责任对那些相对贫弱的国民施以援手,这既是一种“兜底儿”,也是增进全体生活成员共同福祉的作为。目前国内已经初步实现了低保的广覆盖,但不能止于此,而应该有针对性的提高标准,多一些点对点的救助。

其实,做到这些并不难。不必讳言,我们在农村投入的公共财政太微薄了,为什么不能多一点呢?公共治理重在公平公正,而并不是一门生意;投入产出也不能仅看经济意义上的呈现,还应该从中看到世道人心。如果依然厚此薄彼,依然强调农民的自我积累,又如何能够在2020年实现7000万人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愿景呢?

据《新京报》23日报道,经过数十次试验,首批第一代土豆主食产品,30%土豆全粉馒头本月初在北京少数超市悄然露面,目前售价为每袋5.8元,内装有3个,价格大约是普通小麦馒头的2倍。

同样是土豆,境遇却并不相同,这或许也是一种隐喻,就像不同人群的人生一样。但愿随着扶贫力度的加大,类似的撕裂感会消弭于无形。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