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中美关系被南海问题“劫持”

别让中美关系被南海问题“劫持”

【美国当地时间6月23日上午9时,为期两天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揭幕。对话延续以往的高规格,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美方代表为美国国务卿克里、财长雅各布·卢。此次对话焦点聚焦中美两国间的沟通互信,重点议题集中在近期不断升温的南海问题、网络间谍问题等。

同往年一样,今年对话会议上,中美需要处理的棘手问题依然不少。双边投资协定(BIT)、人民币汇率、亚投行…中美在这些议题上能否达成共识?习近平主席对话前传递的口信——“避免战略误解误判,管控分歧”,美方能够意会吗?观察者网专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中心主任邵育群,为您深度解读中美对话。】

美国并不愿激化南海问题

观察者网:继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访问美国之后,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开启,如何分析其意义?

邵育群: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进行多年进行以来,不断积累,这个积累过程恰是中国往全球大国逐步发展的关键几年,也是中美关系从双边走向全球的过程。第一轮对话是美国最先提出来的,但当中方同意后,美方又有些矫情,说只能跟美国的盟国进行战略对话,跟中国只能进行高级(senior)对话。然而,谈了一轮以后,美国意识到同中国谈的全是战略性问题。重新回顾中美进行战略对话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美方的心态是有所变化的,从第一轮到现在的第七轮,中国的心态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

观察者网:中美最近在南海问题的分歧和争论在本轮对话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会谈结果?难点在哪里?

邵育群:南海问题非常热,但是,正如中方领导人所言,南海问题不是中美之间的问题,美国不是一个声索国,不是参与者。但美国现在非常积极,试图在其中扮演角色,南海议题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抓手,美国试图寻找机会。中方非常清楚美国的战略需求,以及在南海问题上真实想法,现在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也比较大。

分析SED之前香格里拉峰会上美国防长卡特的演讲,其实已经很清楚了,美方不希望把这个事情越炒越热。美国已经达到了想达到的目的,即在在亚太地区塑造中国的负面形象,这个目的达到了。有一些东南亚国家确实跟着美国,抱美国大腿。但是,南海问题继续炒热,就有失控的危险。这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不希望跟中国在南海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又开始降温。

SED之时,中美双方还是希望能够不要让双边关系被南海问题“劫持”,因为中美之间可以谈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双方还围绕暂时无法解决的南海问题吵半天,实际上对大家都是双输的局面。这次SED不能解决所谓的南海问题,也不可能因为SED南海分歧就消除了,南海议题会一直影响中美关系。但是,SED的作用就是给中美双方一个进一步管控分歧的机会,这非常重要。

第一,不要让南海问题对中美双边关系的负面影响越扩越大;第二,就南海问题的本身来讲,让双方先降温,再从缩小分歧的角度去看;第三,也是给相关国家发出信号,即中美两个大国不愿意被第三方利用。在南海问题上发生冲突,就是有些国家希望利用中美分歧来达到目的。中美作为两个全球大国,在南海的这些分歧很严重,但是不足以影响双边关系的大局,这点中美高层都很清楚。我们知道这个分歧暂时是解决不了的,但可以把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去影响其他方面的合作和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让一些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第三方清楚,很多事情不要做了,做了也没有用的。

观察者网:中美第七次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有段插曲,针对此前美国财长敦促中国进行汇率改革,周小川称,这并非美国官方的一致意见,只是美方在某些特定场合的说辞,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水平。如何看待中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分歧?

邵育群:人民币汇率其实是美国国内问题,奥巴马政府对外贸易政策受到国内很大的挑战,其之前为了推动TPP,提出了快速通道(TRA)法案,但在国会遇到很大阻力,民主党内部反对他。美国国内的整个气氛不利于奥巴马推动对外贸易政策。现在又到选举期,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美国民众对平等公正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在整个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推全球贸易,美国国内得益者和失益者的差距在越来越大,贫富分化在加剧,有很多美国中低层民众的被剥夺感很强,会特别反对美国继续推全球贸易政策,人民币汇率问题随之而来。谈及贸易议题时,美国当局就会推卸称中国故意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手脚,或者操纵人民币汇率来达到贸易当中的获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