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中美关系被南海问题“劫持”(4)

别让中美关系被南海问题“劫持”(4)

“对话外交”彰显大国外交的从容感

观察者网:这几天除了第七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还有第六轮的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以及第五次的中美战略安全对话,如何评价中国积极推行的“对话外交”的作用和意义?

邵育群:第一,对话外交体现中国自信的一面。现在中美关系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中方并没有跟着美国的逻辑走。相反,中国非常有战略定力,我们仍然觉得对话是解决目前中美分歧的方式。按照汪洋副总理的说法,对话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那么,中方有这个战略自信,才有这个定力去进行各方面对话,来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中方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节奏,到了一个时间点,该谈什么就谈什么。

第二,越来越显示中国大国外交的灵活。现在中国外交已经不局限于亚太地区,我们外交的影响力遍布全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战略界的焦虑感实际上越来越强,比如近期频频抛出中国威胁论、中国不负责任,或者说中国崩溃论等,尤其在华盛顿一些所谓知华派的学者中,这种说法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反而展现出大国外交的做法,灵活度很强,包括我们在南海岛礁的吹填,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这次我们把人文磋商跟SED放在一起谈,说明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在提升,安全、经济离不开基础——人文交流。中方看中美关系的视角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所站的层次越来越高,这点跟我在前面讲的一个大国外交的从容感是有密切关系的。

中国有发展的手段,有援助的手段,也有军事的手段,当然也有对话的形式,我们觉得哪种形式最符合国家利益就用哪种形式。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国外交越来越通融,越来越灵活的体现,对自己的国家利益非常清楚,中国的外交思路越来越明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