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中美关系被南海问题“劫持”(2)

别让中美关系被南海问题“劫持”(2)

中美战略对话,美国也曾“矫情”过

观察者网:继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访问美国之后,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开启,如何分析其意义?

邵育群: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进行多年进行以来,不断积累,这个积累过程恰是中国往全球大国逐步发展的关键几年,也是中美关系从双边走向全球的过程。第一轮对话是美国最先提出来的,但当中方同意后,美方又有些“矫情”,说只能跟美国的盟国进行战略对话,跟中国只能进行高级(senior)对话。然而,谈了一轮以后,美国意识到同中国谈的全是战略性问题。重新回顾中美进行战略对话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美方的心态是有所变化的,从第一轮到现在的第七轮,中国的心态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

美国已在南海达到目的——塑造中国负面的形象

观察者网:中美最近在南海问题的分歧和争论在本轮对话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会谈结果?难点在哪里?

邵育群:南海问题非常热,但是,正如中方领导人所言,南海问题不是中美之间的问题,美国不是一个声索国,不是参与者。但美国现在非常积极,试图在其中扮演角色,南海议题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抓手,美国试图寻找机会。中方非常清楚美国的战略需求,以及在南海问题上真实想法,现在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也比较大。

分析SED之前香格里拉峰会上美国防长卡特的演讲,其实已经很清楚了,美方不希望把这个事情越炒越热。美国已经达到了想达到的目的,即塑造中国负面的形象,这个目的达到了。有一些东南亚国家确实跟着美国,抱美国大腿。但是,南海问题继续炒热,就有失控的危险。这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不希望跟中国在南海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又开始降温。

SED之时,中美双方还是希望能够不要让双边关系被南海问题“劫持”,因为中美之间可以谈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双方还围绕暂时无法解决的南海问题吵半天,实际上对大家都是双输的局面。这次SED不能解决所谓的南海问题,也不可能因为SED南海分歧就消除了,南海议题会一直影响中美关系。但是,SED的作用就是给中美双方一个进一步管控分歧的机会,这非常重要。

第一,不要让南海问题对中美双边关系的负面影响越扩越大;第二,就南海问题的本身来讲,让双方先降温,再从缩小分歧的角度去看;第三,也是给相关国家发出信号,即中美两个大国不愿意被第三方利用,让一些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第三方清楚,很多事情不要做了,做了也没有用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