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真查摆领导干部“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
从福建实际情况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干部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不严不实”的问题仍然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比较严重。
在修身律己方面。一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修养放松了。有的干部精神迷茫,产生了模糊认识,虽然口头上说信仰共产主义,但心里已不那么坚信了;有的干部觉得讲利益、讲实惠是“现在进行时”,踏实工作、不计较名利地位、做老实人不时兴了;有的干部是非观念不清,对各种错误思潮缺乏敏感性和鉴别力;有的干部放松主观世界改造,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是执行政治纪律不严格,政治规矩淡忘了。有的干部对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奉行实用主义,打折扣、搞变通;有的干部党性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讲话不负责任、不计后果、不分场合;有的干部热衷于拉关系、搞小圈子,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有的干部在组织选人用人过程中,热衷于传播消息、跑风漏气;有的干部不严肃认真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存在瞒报、漏报等问题。
在干事创业方面。一是工作不深入,干事不实在。有的干部抓落实不下功夫,致使政策空转,落实不到位;有的干部事业心不强,研究问题不求甚解,办事得过且过;有的干部习惯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说官话,对实际情况心中无数;有的干部爱搞形式主义,热衷做表面文章;有的干部为了表现政绩弄虚作假,常常报喜不报忧。二是得过且过,为官不作为。有的干部在工作中“怕”字当头,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怕引火烧身担责任,怕触及利益得罪人,奉行“宁肯不干事,也要不出事”的哲学,该了解的情况不去了解,该接触的企业不去接触,该解决的问题不去解决,该定的事情不定;有的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加大的形势下,采取消极态度,过去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在是拿不到好处不办事,本来属于自己分内的审批、服务事项,却以搪塞、踢皮球等各种手段,能拖则拖,能不办就不办;有的干部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只看到新常态下的压力,没有意识到新常态也孕育着新机遇;有的干部平时不努力,有了位子时又期望值很高,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怨天尤人、埋怨组织。
在为官用权方面。一是权力观存在偏差,用权不当。有的干部把权力看成一种值得炫耀的社会地位,甚至当成利己工具;有的干部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喜欢独断专行,不论大事小事都得个人说了算;有的干部无视决策规则和组织程序,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臆断、乱作为,导致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二是顶风违纪,以权谋私。有的干部在中央三令五申后,就躲进私人会所、农家乐、内部食堂、培训中心等大吃大喝;有的干部违规插手干部任用、工程建设、企业重组、土地征用、矿产资源、政府采购等牟取私利;有的干部权为妻用、利为子谋,支持和庇护亲属、子女和商人朋友非法牟利,大搞利益输送。
以上列举的现象,有些是少数人或极少数人的问题,也有些是普遍性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专题教育,认真对照检查,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切实整改到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