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新常态开辟了中小金融发展的广阔空间
中小金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金融力量。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我国中小金融企业经历了艰难起步、整顿开拓、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难忘历程,普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粗放到规范集约、从风险积聚到资产优质、从基础薄弱到业绩卓越的转变,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小金融面临新的市场机遇、新的发展空间。
通过多元互补,优化金融组织体系。发展中,广大中小银行的成立和发展,适应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较好地满足了小微企业和居民客户的融资需求,成为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中小企业股权市场持续完善,大数据金融平台广泛应用,民营金融、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活力竞相迸发,推动我国构建起开放多元、公平竞争、功能互补的现代金融体系。
通过差异定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客户结构和市场分层的逐步形成,差异化、特色化成为中小金融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中小金融企业将强化创新意识、忧患意识,摒弃“跟随”和“模仿”思维,树立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通过差异化服务、特色化产品、定制化方案,开辟发展的蓝海、铸就优秀的品牌。
通过鲶鱼效应,激发金融竞争活力。发展中,广大中小金融企业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贴近需求,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通过“鲶鱼效应”激发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活力。未来,广大中小金融机构将持续深化“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做“小”文章,做“专”业务,做“新”机制,做“特”产品,让更多小微企业沐浴中小金融的阳光雨露,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活力。
通过先行先试,积累金融改革经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深化金融改革也必将有关键之举。利率市场化需要充分释放企业制度活力。为了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化金融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是新常态下金融业改革的一大主要看点。以此为契机,公司治理基础较好的中小金融企业可先行先试,坚持按股权说话、对资本监管、让市场选人,以股权关系的杠杆,撬动资金、技术、人才、业务模式、市场、渠道等资源,使之汇聚成为推动银行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中小金融企业先行先试,既充分积累改革经验,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通过夯实基础,维护金融稳定安全。我国很多中小金融机构经历了“浴火重生”的洗礼,经受了风险处置的阵痛。同时,中小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改善没有靠吃“降压药”,而是完全依靠体制机制的蜕变,增强了自身发展的免疫力,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承担起维护金融安全的使命。新常态下,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常态化,多重金融风险交织,风险传染性更强。中小银行更应该树立起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培育风险文化,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稳健经营能力,管理好新的金融风险,自觉构筑金融风险“防护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