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新常态 展现金融新作为(3)

服务经济新常态 展现金融新作为(3)

三、立足人民政协广阔平台为金融改革建言献策

人民政协是议政建言的重要平台,为每位委员搭建了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经济民生的广阔舞台。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人民政协具有独特优势,政协委员可以大有作为。

为加强顶层设计建言献策。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金融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路线图、找准突破口、掌握方法论,由上至下将改革推动到底、落实到位。一是要完善市场化的运行规则。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供求调节、经营约束、风险处置等领域的决定性作用,完善金融业务的准入、资金价格的形成、金融高管人员的管理及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等机制,建立市场竞争规则,促进公平公正竞争,让金融机构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和竞争活力。二是要坚持法治化的改革思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彰显出治国理政的新智慧。金融改革也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完善一整套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结算制度,以及规范保护这些制度运行的法律体系。三是要采取整体性的改革方法。金融行业是一个大系统,必须坚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的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只有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充分考虑到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才能使改革形成整体效应、取得整体成果。

为完善宏观调控建言献策。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金融宏观调控在整个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宏观调控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体上,金融调控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系统、高效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有新举措,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有效,加大定向调控和结构性改革力度,在搭配组合运用好现有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根据需要创新推出针对性强的金融措施,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相互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为降低融资成本建言献策。新常态下,金融改革的一大目标就是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一是要加快资金周转。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贷款流转等方式盘活存量资金,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充分发挥货币的神奇奥妙、提高融资的巨大效能。二是要优化融资结构。大力发展成本低廉、便捷、还款期限长的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鼓励企业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挂牌企业向更高层次的交易市场转板。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扩大资本市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范围。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基金和再担保机构,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增信体系,通过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对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为支持小微企业建言献策。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活力所在,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却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去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中发现,某市90%以上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贷款愿望迫切但贷款满足率不足20%,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经济活力。因此,从政策体系层面,要从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向参与制定规则转变,提高小微企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从金融支持层面,要丰富金融业态,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发展壮大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要任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区域布局;支持在小微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丰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的种类,为不同成长阶段的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服务。从社会环境层面,要着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发展生态,降低管理成本和违约风险,使其融到低成本资金。从文化氛围层面,要从“共识”向“共治”转变,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更多宣传小微企业创业成果,提升人民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度和经济发展的自信心,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中。

为中小金融发展建言献策。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生力军。可以说支持中小银行发展,就是支持小微企业。一是要完善科学动态的市场化分类监管。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实行以资产规模、资本实力、管理能力、监管评级以及业务复杂程度等为主要标准、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方式,让各类银行都拥有“出彩”的机会,促进银行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早在2013年出台的“金融国十条”,就明确提出“优化银行分类监管”,期望加快推进。二是要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化竞争环境。制定更为市场化的准入标准,尽快取消现行政策中不利于中小银行发展的不公平规定,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及差异化政策扶持,特别是降低中小银行的上市门槛,支持中小银行上市融资。三是要支持中小银行探索市场化改革,加快区域化步伐。围绕国家三大区域战略,鼓励公司治理基础较好、资本实力较强、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监管评级较高的中小银行走出区域先行先试,将特色服务推广到更多区域。

(作者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董事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