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是地,我们党是地里长出来的。大地承载万物而无言,厚爱苍生而无语。习仲勋同志是农民的儿子,对土地满怀赤子之心,曾很动情地讲,“我由北方的水土养育了大半辈子,现在到了广东,要靠南方的水土养育下半辈子”。这里讲的水土,既是指土地,又是指群众。习仲勋同志每到一个地方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研究,深入工厂,走进田间,坐上炕头,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确保作出的每项决策、制定的每个政策,服水土、得人心,用智莫大于民的群众观点,深刻诠释了我们党是地里长出来的深刻内涵。习仲勋同志刚主政祖国南大门时,当时广东地区特别是毗邻香港、澳门的地方,群众偷渡外流非常严重,最多一次达到9万人次。有同志不作调查研究,就认定这是敌我矛盾,一味采取堵的办法,结果越堵越流,越堵越多。习仲勋同志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立即纠正说,“香港、澳门是我们的领土,不能叫‘偷渡外逃’,应该叫‘偷渡外流’,这是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对待敌我矛盾的方法处理”,“反偷渡外流香港的根本措施就是发展经济,只有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尽快缩短与香港的差距,才能稳定人心,有效地刹住偷渡外流风”。于是,习仲勋同志成为了我国第一个为地方向中央要权的人,而且要的那么坚定,甚至到了言辞激烈的程度。1978年,清远县以推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为主,来实施国营企业改革,效果非常好,得到了习仲勋同志的高度肯定,后总结为“清远经验”,准备在全省推广。但当时受遗留的“左”的思想影响,省里有些同志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肥了集体、损害了国家,是挖社会主义墙脚。习仲勋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归根到底是思想不一致,那就要把思想弄通,怎么才能把思想弄通?唯有带着他们来实地调查,切实了解和掌握‘清远经验’”。后来,通过这次调研,省委的思想得到了高度统一,大大减少了习仲勋同志在以后推广“清远经验”的阻碍。习仲勋同志反复告诫党员干部,“不要以为自己比老百姓高明”,“不走群众路线就不是共产党”。当前,我们党着眼国情民意,围绕国计民生,以“九分调研、一分决策”的稳劲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实劲,蹄疾步稳地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民情连起党情,民智对接政治,党正以博大的胸怀汲取地气,以坚定的步伐增添底气,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生气。我们这样一个来自群众的政党,依靠群众去干为了群众的事业,肯定能够成功。
群众是水,我们党像鱼一样离不开水。水没有鱼则没有生命力,而鱼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习仲勋同志回忆年轻的时候在陕北闹革命的往事时说,“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是时时刻刻离不开群众。部队要吃饭离不开群众,要打仗更要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一旦脱离群众我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可以说,没有群众,就没有我们生存空间,是群众哺育了人民军队。”后来他又提出,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用生死相依的群众立场,深刻诠释了我们党像鱼一样离不开水的道理。习仲勋同志蒙冤16年,复出时已经65岁,当别人问到这段历史时,他说,这是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现在又能为人民做事,“就像鱼回到水里”,对于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来说,能重新获得为人民做事的机会,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这是何等宽阔的胸襟和坚强的党性!宁肯天下人误我,我绝不误天下人,人性光辉闪耀星辰,绝对忠诚高山仰止。习仲勋同志无论去哪,都明确要求,第一不要搞带路车,不要警车开道;第二不要布置路线,不要封路;第三不要鸣警笛,以免让群众联想到旧社会的官员鸣锣开道,让人反感!第四不搞迎来送往,禁止浮夸摆谱的工作作风,并给了这种作风16字的评价,“高接远送,劳民伤财,脱离群众,影响很坏”。在习仲勋同志看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心中的丰碑,领导走进群众,群众走近领导,领导在群众中是最安全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当前,全党上下大抓作风建设,铁拳打“老虎”,重拳拍“苍蝇”,就是要恢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正所谓“江山代有雄才出,执掌征帆破浪开”,行走在复兴道路上的中国人民,必将在党的带领下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