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应该发生根本性调整

“十三五”期间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应该发生根本性调整

如果我们观察中国人口发展的状况和动态,可以看到“十三五”期间是我国人口变动态势处于深刻转折的时期,从1970年代以来支撑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人口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19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基本格局是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比重的快速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低成本劳动力,社会抚养水平持续下降增强了储蓄投资的能力,相对缓慢的老龄化水平促进了经济积累,而不断下降的生育率和死亡率推动完成人口转变,构造出一种人口红利的效应,伴随着沿海工业化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流动激活了劳动力资源和城镇化发展。

但是从“十三五”和“十四五”这十年间,整个中国人口格局处于大转折的时期。这个大转折的标志就是:第一,人口总量性转折,中国人口总量将逐步到顶实现零增长,然后开始长期的负增长。第二,人口结构性转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总量开始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前农业生产率水平下将很快吸纳干净,低成本劳动力将无法继续,劳动力的成本已经开始上升,刘易斯转折点将全面出现。第三,人口城乡结构转折,未来的十年特别是2015-2020年的“十三五”期间是城镇化继续深化的时期,城镇化将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非农化阶段过渡到迁移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阶段,也就是中国需要完成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结构的转变。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城乡平衡、区域平衡和社会内部整合问题压力更大。第四,人口老龄结构深化,“十三五”期间老龄化程度将快速“起飞式”提高,使得原来适应大量劳动力人口的“生产型经济体系”需要过渡到更加适应老龄社会的“生产-消费混合性经济社会体系”。第五,人口转变的转折,也就是以降低生育率和降低死亡率为主要特点的人口转变已经完成,国家发展过渡到如何应对长期低生育率、长期低死亡率的后人口转变时期的经济社会生活。人口格局的转折性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市管理和区域发展都带来深刻影响;

重要的是,这样的人口格局的大转折,使得原来适应1980年代以来的支撑人口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柱显得不适应了。在过去30多年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柱包括计划生育和生育率控制、扩展劳动力使用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展、强化“人口红利汲取”与忽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积累性生产模式,等等。未来的人口格局的大转折需要重新构造新的人口发展战略,在“十三五”期间布局和开辟新的人口发展略框架和人口政策体系,从而得以支撑“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发展能力的可持续性,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支撑民生福利的提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未来的人口发展战略调整和政策改革,首当其冲的是需要使国家的生育政策回归常态。应该看到从198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是通过行政强制干预家庭生育的行政政策,它是在应对1960-1970年代以来人口快速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临时救急性的政策,是一个以控制生育和控制人口为基本话语的公共政策,以及其政策目标是实现和促进从1980年代以来的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那么,在当前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在紧张关系已经缓解,人口转变已经完成,而且生育率已经下降到很低水平以后,生育政策就有必要回归常态状态,即由个人家庭自主决定其生育行为,政府通过社会经济机制间接地对人们生育决策进行调节,并且通过支持和服务于家庭生育行为来提高妇女和家庭的福利。长期低生育背景下的人口内在萎缩,必然对民族和国家未来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低生育率日益产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则需要生育政策调整需要亡羊补牢地加以应对和避免出现。这些都提醒着加快二胎化到推进实现自主生育,逐步废除计划生育政策和转向家庭计划的必要性。而且,我们看到计划生育政策因素对于生育率的影响作用已经越来越弱,人口生育率已经更主要由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所决定。行政力量干预生育行为,也是公共权力过度干预私人权利的不恰当的行政作为,同时行政强制的生育政策反而成为了对部分有生育需求的人口的阻碍,成为阻碍部分居民的福利和幸福的行政政策。因此,在十三五期间的生育政策改革是呼之欲出和迫在眉睫的,并将会成为人口发展战略改革的突破口。通过生育政策改革着眼于长远的人口和发展均衡,着眼于家庭的发展能力和稳定性,以及着眼于鼓励维持合理的生育率水平对经济内需和国家未来发展提供支撑,将根本转变197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生育政策方向、目的和执行方式。

面向未来的人口发展战略调整和政策改革的第二个取向,是从重视劳动力数量开发利用和汲取“人口红利”的发展战略,过渡到重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人力资本红利”发展战略。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和比重已经下降,低成本劳动力已经越来越不是我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大量用工和密集劳动生产为基础的传统加工工业产业模式很难继续维持。同时,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和老龄化程度提高要求提高人口的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性。在这个人口背景下,提高经济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生产的附加值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提高人口的素质,通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替代劳动者的劳动力数量,将会成为未来人口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别于投资于基础设施和投资于物的经济驱动模式,未来的经济发展更加重视投资于人的发展,通过投资于人,形成和开发附着在人身上的人力资本,包括加强人口教育、健康、保障、文化和迁移。人力资本蕴含着更高的生产率、更强的创新精神和人口消费率的提高,都能够为未来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这样的投资于人的发展,在事实上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增进人的福利。投资形成庞大的人力资本和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本的作用,不仅要发挥青年人口的人力资本作用,使青年人口的创新创业成为发展的主要作用,也包括发挥老年人力资本的作用。不仅要大力培养和吸纳移民和海外人才,也需要加强对迁移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使得迁移流动人口能够通过人力资本进步融入所在城市并支持城镇化的推进。人口发展战略调整应努力使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并支撑人口红利逐步减弱后的人口比较优势。例如中国未来的人口比较优势不是低成本的简单劳动力,而是低成本的技术工人和低成本的受过系统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这能够有助于推动中国创造、推动万众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创新性产业和生产体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